據新華社北京2月9日電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錫文9日說,2月8日公布的2004年中共中央1號文件,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分析了農民增收的嚴峻形勢和促進農民、尤其是促進糧食主產區種糧農民增收的緊迫性、重要性,提出了增加農民收入的基本思路和總體要求。文件突出了4個重要特點:
一是強調糧食主產區農民增收和貧困地區農民增收這兩個重點和難點。
二是從農業內部、農村內部和農村外部這三個層次,提出促進農民擴大就業和增加收入的有關政策。
三是從為農民增收創造必要外部條件的角度,提出了開拓農產品市場、增加對農業和農村投入以及深化農村改革的政策措施。
四是強調了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落實政策。
農產品價格上漲對農民增收有利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錫文9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農產品價格上漲對農民增收是有利的。
他表示,從去年10月份開始,一部分食品的價格開始上漲,但總體來說上漲的幅度并不大,大約在10%到20%之間。從價格的總體水平來說,實際上還低于1996年的水平。因此,可以說農產品的價格還有一個合理上漲的空間,這種合理回升不會超出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政府有關部門只要做好對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各種扶持政策,農產品價格應該回到合理的水平,這樣對增加農民的收入才能起到比較積極的作用。
農民增收存在三個突出問題
陳錫文說,當前農村經濟中的突出問題是農民增收困難,自1997年以來,農民的收入增長一直比較困難。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農民收入持續低速增長。二是與城鎮居民的收入差距在繼續擴大。三是以糧食生產為主的純農戶收入增長更為困難。
去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2622元
2003年,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2622元,比上年增加146元,扣除價格因素后的實際增長幅度為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