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上午發布青島GDP增長15.9%,為1995年以來最高增幅,相關數據令人振奮
晚報今日訊 “初步核算,2003年全市國民生產總值( G
DP)實現1780.3億元,增長15.9%,超額完成了年初確定的經濟增長13%的目標,為1995年以來的最高增幅。”在上午舉行的《2003年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新聞發布會上,市統計局局長于維清宣布了這一串令人振奮的數字。
于維清說,2003年,在遇到非典疫情等不利因素的情況下,全市經濟實現了好于預期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統計公告》顯示,2003年我市的宏觀經濟效益穩步提高,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20.14億元,增長23.9%。市場物價小幅回升,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1.4,比上年上升1.4%。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完成增加值901.2億元,增長24.2%,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為50.6%,比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39.4億元,增長54.6%。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突破500億元大關,達512.2億元,增長15.8%,總量首次超過全國的1%。青島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78.46億美元,增長26.4%。(本報記者)
15.9%真實可信
市統計局長于維清解析青島經濟快速增長

新出爐的一組關于2003年青島市 G
DP的統計數字,顯示了青島經濟的強勁發展實力和持續上升趨勢。在“困難比預想得要多”的2003年,面對復雜多變的世界形勢和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全市經濟實現了“好于預期”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青島經濟在經受了非典的考驗之后,仍創下了15.9%這一近9年來的最高增幅,這一數字是真實可信的。”昨日,市統計局局長于維清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這樣表示。
于維清分析說,投資、消費、外貿出口“三駕馬車”仍是拉動青島經濟快速增長的強勁動力。2003年,我市繼續貫徹擴大內需的政策,深化經營城市理念,圍繞構筑現代化國際大城市框架和奧運項目建設,加強投融資體制改革,啟動和激活民間投資,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保持了強勁增長,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39.4億元,增長54.6%。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新開工項目1767個,增加602個,在建項目總投資規模1407.6億元,增長61.6%。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突破500億大關,達512.2億元,增長15.8%,總量首次超過全國的1%。
對外貿易戰勝非典影響實現新突破,全市(不含中央、省公司)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78.46億美元,增長26.4%;其中,出口額突破100億美元大關,達103.55億美元,進口額74.91億美元,分別增長21.8%和33.3%。
于維清說,非典對我市第三產業尤其是餐飲、賓館、旅游、交通等行業影響較明顯,但在二產高速增長的帶動下,全市經濟繼續保持了快速增長。
于維清最后說,2003年全市實現國稅和地稅收入336.2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20.14億元,兩大收入占
G DP比重均比2002年有不同幅度提高。這說明我市經濟運行質量和運行效益是相吻合的。記者孫偉
非公經濟占據“半壁江山”
據初步核算,在全市生產總值中,非公有制經濟完成增加值901.2億元,增長24.2%,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0.6%,比上年提高3.4個百分點。
其中,個私經濟完成增加值521.1億元,增長23%,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9.3%,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截至2003年末,全市經工商注冊登記的個體工商戶達20.7萬戶,年內新發展5.5萬戶;私營企業5.03萬戶,年內新發展1.2萬戶;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達到84萬人。
“高新”助推工業經濟
產品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高新技術產品、新產品為全市工業經濟提供了新的發展動力。全年完成高新技術產品產值943.9億元,增長25.3%,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6.88%。完成新產品產值692.8億元,增長18.6%,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27.07%。
500強來了71家 利用外資突破40億美元
我市積極應對非典疫情和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大力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全年共批準利用外資項目2248個,增長22.7%,合同外資80.06億美元,增長44.9%,實際利用外資突破40億美元大關,達40.14億美元,增長68.8%,均達到1979年以來的年度最高值。
截至2003年末共有71家世界500強企業來青投資,累計合同外資25.3億美元。2003年有13家世界500強企業在青投資17個項目,投資總額6.6億美元,合同外資5.1億美元。
市場物價小幅回升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1.4,比上年上升1.4%。各類生產價格指數平穩回升,主要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為100.97,上升0.97%;主要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106.51,上升6.51%。
房地產價格總指數111.9,上升11.9%,其中房屋銷售價格指數上漲明顯,上升14.6%,土地交易價格指數上升1.8%,房屋租賃價格指數下降0.6%。
“海陸空”齊發力 青島“吞吐量”大增
隨著同三線青島段的全線竣工,青島的高速公路總里程突破500公里,達到525公里。
港口建設取得新進展,港口集裝箱西移和挺進西海岸戰略取得顯著成效。全年港口吞吐量跨越1.4億噸大關,達14135.7萬噸。
航空運輸保持快速增長。年末擁有國內航線80條,國際航線8條,港澳地區航線2條,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達到348.75萬人次,增長8.31%。
“旅游經濟”略受影響
隨著嶗山巨峰、九水十八潭、海底世界等重點旅游觀光項目的建成開放,我市的對外吸引力迅速上升。
在受到非典重創后,全市旅游總收入仍達136.8億元,下降9.1%,其中國內旅游總收入121.9億元,下降6.7%;國際旅游收入1.81億美元,下降25.0%。
據統計,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688.69萬人次,下降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