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新聞網2月12日報道:我市醫療市場向民間資本放開的消息一傳出,便受到了民營企業的極大關注。記者昨天從市衛生局獲悉,已有10多家民營企業及個人要求參與公立醫療機構的改革或直接興辦醫療機構,有關書面申請已送到審批部門。過不了多久,我市醫療市場將呈現出公立和民營并舉的局面,民間資本在醫療市場將占相當份額。
本月初,經反復醞釀,我市衛生部門正式推出了關于鼓勵民資和外資興辦醫院的政策。這一政策的出臺,一方面意味著覬覦已久的民資和外資,可以堂而皇之地進入我市醫療市場;另一方面向公立醫院發出了體制改革的信號。
非公醫院“同城待遇”
作為帶有一定福利性質的特殊行業,多年以來,我市醫療市場一直為公立醫院所基本壟斷。在為老百姓提供大量醫療服務的同時,也沉淀下了體制不暢、醫療資源配置不當等諸多弊端。據了解,目前我市有民營醫院21家,僅占全市醫院總數的5%。從1998年開始,我市就停止對民營醫院的申報審批。此次醫療市場向社會開放,也對民間資本的投資利用,拓寬了道路。
值得關注的是,我市這次出臺的政策,不僅對辦醫主體、辦醫類別、興辦數量、設置區域不作任何限制,而且還附有多項誘人的優惠政策。如民資、外資興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符合條件的均可申請為醫保定點醫院,用地采用行政劃撥方式供應,在醫院等級評定、人才引進、技術職稱評定、參加學術組織及學術活動、政策知情等方面,均享有和公立醫療機構相同的待遇。換言之,為了讓民營和外資醫院充分參與市場競爭,這項政策給了他們與公立醫院一樣的"同城待遇"。
企業個人躍躍欲試
巨大的潛在市場,加之誘人的條件,我市醫療市場放開的消息傳出后,吊起了各路投資者的胃口。
據了解,其實在此政策出臺之前,就有不少民營資本在興辦醫療機構方面跨出了實質性的一步。目前,我市已經有一家醫學檢驗中心和兩家民營專科醫院進入審批程序,有望于今年下半年經論證后,動工興建。不僅如此,外資進入醫療市場也有了前期的接觸。美國格林斯瑪投資公司日前與我市有關方面進行聯系,打算通過合資的形式,籌建重點專科醫院。
醫院市場的放開,使民間資本有了充分發揮的平臺。江西華躍集團日前向市衛生審批部門提出辦醫申請。據該集團有關人士稱,他們對我市的醫療市場十分感興趣,也有一定的辦醫經驗,通過辦醫,可使集團的資本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儲存,實現資本的多元化、流通化格局。來自瑞安的周永鑄,也向衛生審批部門提出申報骨科專科醫院的申請,他打算在瑞安城關辦醫,項目總投資預計1000萬元。
申報項目范圍較廣
這幾天,我市申請辦醫的民營企業和個人中,不乏有我市的房地產開發、藥品經營等民企以及醫療界業內人士,申報項目有骨科、婦幼保健、婦產科、整容整形、口腔科等專科醫院以及民間醫療科研機構,另外也有一些投資意向者打算申報綜合性醫院,詢問相關的手續事宜。昨天,市衛生審批部門的負責人黃玉敏介紹說,最近幾天里,咨詢籌辦醫院的電話不斷,這種熱線場面預計還將會持續一段時間。
據介紹,在申報項目資金中,民間資本的巨大優勢得到充分體現,兩三千萬元的投資金額相當普遍,個別投資項目可望近億元,而且在用地方面,也舍得投入,不再是"小打小鬧",5000平方米、7000平方米……規模化的辦醫格局被廣泛認同。
新出臺的徹底放開醫療市場的政策,就是希望通過引導民資和外資進入醫療服務領域,構筑多元化投資興辦醫療機構的新格局,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并存的新型醫療服務體系。我市民間資本的巨大潛力,勢必在醫療市場全面社會化的潮流中,會有一番大作為。(溫州日報
展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