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情人節,獻給愛人一束精美的“藍色妖姬”,不失為浪漫的雅事,可市民陳先生卻遭遇了尷尬:花費不菲買來一束“藍色妖姬”,不料卻不堪水浸,插在花瓶里泡一會后竟褪色,成了色彩班駁的脫色“妖姬”。據了解,有著陳先生類似遭遇的消費者不在少數,“藍色妖姬”等高檔花卉背后暗藏玄機。
產地之別原是噱頭
一支“藍色妖姬”動輒要賣上百元,如此“天價”玫瑰,是否物有所值?記者走訪了長沙的大小花店,盡管不少花商都堅稱“藍色妖姬”系天然培植,但也有人曝出了其中的“名堂”。勞動西路一家花店老板稱,同樣是“藍色妖姬”,價格卻有不同:情人節當天,產自荷蘭的至少要賣199元/支,而國產的則“八九十元好商量”,價格懸殊在于產地區別。當記者問及哪種可能脫色,該老板狡黠一笑:“只有錢認得貨!”
車站北路某連鎖花店的老板則和盤托出了“藍色妖姬”的底細:所謂“荷蘭”和“國產”,只是喊價的噱頭。目前,“藍色妖姬”絕大多數都在云南加工,價格因染色加工而異。情人節前夕,染色好的進價四五十元,差的則只要十幾元。
專家解密“藍色妖姬”
湖南農大園藝園林學院于曉英副教授駁斥了“藍色妖姬”系天然培植的說法。她說,“藍色妖姬”只是國內對這種加工花卉的別稱。也就是說,“藍色妖姬”并非玫瑰花的一個品種,只不過是一種商品名,“資料顯示,不管在國外還是國內,真正花瓣純藍的玫瑰花目前還沒有培育出來,一般的水平只是達到在花瓣的最邊緣有藍色的暈圈。原因就在于玫瑰花本身缺乏天藍色的花色基因。”
有關專家指出,“藍色妖姬”是通過人工染色方法使其變藍的。染色工藝差的一般會表現出花瓣的基(底)部花色不均勻,香色不自然,用手或吸水紙接觸會有殘跡等特點,質量更差的甚至連葉片都被染成藍色,且帶有油漆味。
誰來操刀花卉打假
在調查中,不少消費者問:假如“天價”買來的“藍色妖姬”是假劣產品,能否投訴?該向誰投訴?
記者對此先后咨詢了市園林、質監等有關部門,但上述部門均表示目前尚未介入花卉打假。市消委有關工作人員則表示,如果消費者認定自己購買了假“藍色妖姬”,可憑相關收費憑證,到轄區工商部門或消委投訴。盡管消委可以接受投訴,但囿于缺乏相關產品技術標準,對于“藍色妖姬”孰真孰假,也一時難辨。
市質監部門有關人士告訴記者,消委只是接受投訴的組織,主要起協調作用,要“打假”,關鍵是要有機構能出具權威鑒定,證明消費者投訴的花卉產品是假冒的,而目前我省質監系統還沒有類似鑒定機構。
不少市民也認為,花卉質量好壞,在其上市之前就應該有人把關。不管是本地還是外地產品,都必須做檢測,否則不能上市,有關部門應司其職。本報記者李卓粱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