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是我市中小學開學報到第一天,記者在63中的校園里見到了來自莒南縣的初三學生王鴻雁(上圖),她高興地告訴記者,從這學期起她和青島學生一樣,再也不用繳納借讀費了。據了解,在63中,像王鴻雁這樣的學生就有193人。
王鴻雁介紹,她父母來青島做生意十多年了,她從小跟著父母在青島生活,小學起就在青島借讀,她喜歡青島,而且覺得自己就是青島人。但是,這兩年父親生意不順利,為給家里省點錢,去年夏天,雖然很不情愿,王鴻雁還是回到了老家讀書。前幾天,班主任老師給她打電話,讓她回學校繼續讀書,因為市教育局取消了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借讀費,王鴻雁放下電話就跑回了青島。
外來務工人員宋女士:
省出借讀費改善咱生活
青島63中一位姓宋的學生家長聽到取消借讀費的消息后說:“這可真是件大好事啊!”
這位母親稱,他們全家十多年前就從外地來了青島,丈夫從事個體運輸,女兒現在上初三,還有個兒子今年5歲。“女兒在青島連小學帶初中上了9年學,我們交了9年借讀費,每年交上千塊,對我們家來說真是個不小的負擔!現在好了,兒子眼看明年就要上小學,不用交借讀費了,去了塊大心事。”這位家長表示,要把“省”下來的錢用來改善一下孩子的生活。
吉林來青務工者辛先生:
我把好消息告訴親戚們
來自吉林延邊的辛先生女兒今年上初一,他表示下午一回家就要打電話把取消借讀費的新政策告訴老家的親戚們。
辛先生稱,家里有個親戚早就想來青島工作,可是放心不下正在上學的孩子,聽說孩子到青島的學校上學要交一筆數額不小的借讀費,就始終下不了決心。“現在不用擔心了,我打個電話把這個好消息一說,讓他們也來為青島發展出份力。”
王建國·63中校長
新政策體現城市精神
昨日,作為我市首批取消借讀費的中學之一,63中校長王建國(上圖)接受了記者采訪。他介紹,63中的借讀生約占學生總數的15.3%,有許多學生因班額限制等原因無法轉入,這些學生因地區差別、轉學等原因,學習成績總體偏低,有不少家庭因經濟問題無法入學。
王建國說,取消借讀費,能消除學生之間的心理障礙,體現學校教育的平等性和青島“博大、和諧”的城市精神。
取消借讀費學校要公示
家長若發現學校違規可舉報市教育局副局長隋志強表示,取消借讀費后,局屬各初中學校要通過校園內的公示欄等把這項規定向社會和學生家長公示,并要求有關學校不得向外來務工人員收取與其就學掛鉤的各種贊助費用等,否則將按教育亂收費處理,追究有關當事人的責任。家長如發現學校在收費中有違反規定的現象,可撥打教育熱線7654321進行投訴。
41所學校 等你就近入學
昨日,我市中小學開始報到,41所市教育局直屬初中開始首批取消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借讀費。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該如何選擇學校?市教育局工作人員介紹,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問題,我市一直遵循“就近入學”的原則。具體辦法是:家長攜帶暫住證、原籍證明等有關證件先自行聯系附近學校。如果所聯系學校沒有能力接收學生,就由行政部門就近調配,保證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都有學可上。市教育局直屬初中名單(共41所)1中、青島育才中學、4中、5中、7中、10中、13中、16中、17中、21中、22中、23中、24中、26中、27中、28中、31中、33中、34中、38中、39中、41中、42中、43中、44中、47中、48中、49中、50中、51中、53中、56中、57中、59中、60中、61中、62中、63中、64中、65中、66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