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熊光楷上將,與美國國防部副部長費思,在北京進行了第六次中美國防部副部長級防務磋商,雙方就國際、地區安全、中美軍事交往和軍事關系等問題交換了看法,并回顧了第五次防務磋商以來中美兩軍關系的發展情況,通報了各自軍隊建設等方面的情況,商討了今后中美兩軍的交往計劃。本次會談,使中美軍事接觸又前進了一步。
防務磋商主要以研究軍事問題為中心,并涉及國防等一系列問題。中國與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都進行過防務磋商。
中美在防務領域的切實接觸,始于1997年10月江澤民訪美,中美兩國發表《聯合聲明》,達成“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設性戰略伙伴關系”的共識,并確定了中美兩國國防部定期舉行防務磋商的機制。由此,中美開始加強軍事方面的接觸。
目前,中美防務磋商已進行了6次。前5次分別于1997年12月、1998年10月、2000年1月、2000年11月和2002年12月,在北京和華盛頓舉行。其間,中美軍事領域發生了一些“不愉快事件”。1999年5月8日,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共和國大使館,中國政府推遲了中美兩軍高層交往;2001年4月在中國南海發生的“撞機事件”,又導致中美關系緊張,加之布什政府隨后又宣布向臺灣出售大批先進武器,導致中美軍事交流停頓。
“9·11”事件后,國際局勢發生劇變,美國對外交和軍事戰略部署進行了調整。中美雙方以攜手“反恐”為契機,迅速改善雙邊關系。
中美防務接觸,是基于雙方共同利益基礎之上的,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穩定。8年來,中美雙方防務磋商的主要內容,包括反恐、伊拉克、朝鮮半島無核化、臺灣問題、地區安全等共同關心的問題。中美保持健康的防務磋商機制,不僅有利于兩國發展,也有利于國際軍事形勢的穩定。韓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