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東京2月15日電
《東京新聞》15日發表的調查結果顯示,日本國會眾參兩院72%的議員主張修改憲法,其中多數自民黨議員表示應修改規定日本放棄通過武力手段解決國際爭端、不擁有陸海空軍等武裝力量的憲法第九條。
《東京新聞》今年1月底對日本眾參兩院724名議員進行問卷調查,57%的議員作了回答。從黨派來看,執政的自民黨有96%的議員、在野的民主黨有68%的議員表示贊成修改憲法。調查結果還表明,修改的焦點集中在憲法第九條上。除80%自民黨議員外,最大的在野黨民主黨也有55%的議員主張修改憲法第九條。
■相關新聞
北方四島獨島釣魚島三面說事 日本高調出擊“領土”問題
晚報訊
2004年伊始,日本在領土問題上忽然高調出擊,從三個方面進行“領土爭奪”。《日本時報》2月12日報道,日本將2月7日設為北方領土紀念日,要求俄羅斯交還日俄之間有爭議的北方四島,7日,日本在東京舉行年度大會,紀念北方領土日。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說,俄羅斯應當認識到如果不歸還日本的“北方四島”,那么雙邊關系就不可能獲得正常發展。此前,針對韓國發行獨島郵票一事,日本總務大臣麻生太郎在內閣會議上表示:“作為對韓國此行為的對抗,日本郵政公社是不是也要發行紀念郵票,希望能在內閣會議的場合進行商討。”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也公開表示獨島是日本的領土。2月5日,日本外務省發言人表示,一旦釣魚島受到攻擊,美國將幫助日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對此給予了嚴厲反擊。
■新聞分析
占島,利益驅使
日本是一個狹長的島國,資源有限,人口眾多,因此生存環境并不樂觀。從歷史來看,北方四島、獨島、釣魚島的爭端都是在20世紀中葉之前就都存在,但是為什么直到近些年開始變得突出呢?
首先,國際局勢發生了變化,在冷戰時期,美國、前蘇聯長期主宰世界格局,日本與周邊各國的領土爭端被掩蓋。前蘇聯解體后,全球性的敵對狀態消除以后,局部的紛爭不可避免地凸顯。其次,日本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長期持續低迷,國內的政治力量開始變化,右翼勢力重新抬頭,民族主義情緒開始尋找各種途徑進行宣泄。最后,利益決定一切。日本與各國的領土糾紛都是圍繞島嶼進行,而聯合國1982年制定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提出了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概念,這意味著,擁有一座小島,就擁有了島嶼本身及周圍200海里的經濟專屬區。北方四島、獨島、釣魚島都不僅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而且在周圍都有含量可觀的油氣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