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劉建華講述登峰線路。

上圖:劉建華在跑步機上鍛煉。
人物:劉建華·40歲
計劃:5月中旬登峰
信念:不是征服自然
新聞提示
近日,市建管局職工劉建華,收到了來自西藏登山協(xié)會的函,邀請他到西藏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上圖),這將是全國第一個獨自一人登珠峰者。昨日,記者在東部一家健身房里,采訪了他。劉建華說,北京奧運會火炬跨越珠峰的時間已初步確定為2008年5月,目前正在著手制訂具體的計劃,其中包括選拔和培養(yǎng)承擔火炬跨越珠峰任務(wù)的登山隊員。我要是能夠成功登峰,就非常有希望代表青島入選。”
是親近不是征服
記者:“聽說你要到西藏去攀登珠穆朗瑪峰,你為什么喜歡登山運動?”
劉建華:“我不同意‘登山運動’這個詞,運動就預(yù)示著去征服,人與山應(yīng)該是去親近,去融入,而不是征服。當你靜靜地站在山巒之巔,你能聆聽到山的呼吸,感受到山的脈搏,這時你就知道我們是在融入自然。”
劉建華說,從小他就喜歡登山,喜歡親近自然。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大山也有更深的理解。2002年4月,他只身一人來到有著神山之稱的西藏岡仁波齊峰,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路上隨著虔誠的藏民“轉(zhuǎn)山”,56公里的山路只用了一天的時間。那時他知道了自己的身體條件可以去攀登更高的山峰。
決心攀登第一峰
記者:“你什么時候決定要去攀登珠峰的?”劉建華:“當我站在珠峰腳下的那一刻。”
劉建華說,他從岡仁波齊峰再轉(zhuǎn)到珠穆朗瑪峰的腳下時,朝思夢想的世界第一高峰就展現(xiàn)在他的眼前。“舉目所及,一片潔白。整個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威武雄偉,昂首天外,四周地形極為險峻,眨眼之間珠峰的氣象立時改變。”這是當時劉建華在日記中描述的情景。那時他就想,要感受珠峰的脈搏,就一定要登上她。
每天都在練身體
記者:“你是怎樣鍛煉身體的?”
劉建華:“我現(xiàn)在除了日常的工作,幾乎所有的閑暇時間都用在鍛煉上了。”
在劉建華的房間里有一張鍛煉計劃表。早晨,到公園跑步10000米。上下午的工作間隙,負重50公斤在跑步機上跑步5000米。晚上,去健身房里鍛煉1個小時。雙休日,到嶗山攀巖,鍛煉登山的技巧。從他黑紅的臉膛,可以看出他已付出多少艱辛努力。
據(jù)了解,整個登峰費用高達30多萬元。劉建華對記者說:“我的身體沒有問題,現(xiàn)正在想方設(shè)法籌措資金。”
登峰要講究科學
記者:“珠峰海拔8848米,上珠峰的路上非常險峻,你有登峰成功的把握嗎?”
劉建華:“登峰,不是去冒險,而是要有科學的登峰時間和路徑,要有非常完善的后勤保障。”
西藏登山協(xié)會負責人尼瑪次仁給劉建華做了一個非常詳細的登山計劃,還聘請了有多次登峰經(jīng)驗的教練、向?qū)Ш透呱絽f(xié)作者。3月1日,劉建華進駐拉薩,適應(yīng)休整。3月5日,到6000米的高峰進行訓練。3月13日,到海拔7200米的冰雪山上訓練。3月28日,進入珠峰大本營做準備。5月中旬登峰。在整個登峰過程中,也不是一次登頂,要逐步適應(yīng)這里的氣候,還要在珠峰上海拔6500米至8300米之間多次往返,直至等候天氣預(yù)報到有三天晴朗無風的天氣,才能從8300米的休整營地,一鼓作氣攀登有人類生命極限之稱的8848米珠峰。6月初即可完成全部登峰任務(wù)。張建華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