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業的發展與城市建設息息相關,城市建設的機遇也是房地產業發展的良好機遇:一是國家和省、市城市建設方面的指導思想和方針政策日益完善,明確指出建筑業和房地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而且目前我國整個國民經濟繼續處于快速發展的上升期,固定資產投資仍然呈現了高度活躍的局面。二是城市發展的方針和目標已經明確。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發展拉動、規劃先導、生態標準、突出特色、經營城市、綜合平衡和科學管理”的城市建設指導原則,并將“構建現代化大青島城市框架”作為整個城市發展的“三件大事”之一提出來,這對于最大限度地凝聚和調動全市及社會各方面力量,加快推進全市城市建設事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三是奧運拉動效應正在逐步顯現。承辦奧帆賽是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我市城市發展面臨的重大歷史機遇,對城市建設事業已經產生并將繼續產生非常明顯的拉動作用。
核心提示
在上周剛剛召開的全市建設工作會上,一系列重要信息顯示,房地產業面臨良好的發展的機遇:奧運場館建設帶來城市基礎建設的新高潮;城市環境的進一步改善帶來城市吸引力的大幅度提高;城建投融資體制改革,為城市建設開辟新的天地;修訂完善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進一步提高城市規劃設計水平;大力推進城市化進程等等。解讀這份建設工作報告,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清房地產業發展的脈絡。置身于城市建設這一氣勢恢宏的背景之下,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市的房地產業將迎來更大的發展。
2003, 成效顯著
2003年,全市建筑業運行質量大幅提高,市場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通過完善信用評價體系、規范有形建筑市場、嚴格執法與市場準入清出制度等措施,保障了建筑業健康發展。以擔保制和保險制為重點的工程建設風險管理取得新突破。全市房地產開發項目全部實行了“履約擔保、支付擔保、投標擔保”三位一體的擔保制度;健全了建筑職工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建筑工程保險體系不斷完善。建筑企業養老保障金收繳、撥付工作成績顯著,有力支持了建筑業國企改革。質量安全和施工安全管理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建筑業實現總產值188億元,同比增長17.5%,各類建筑施工面積達328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4.5%。建筑業實現利稅11.5億元,同比增長26.4%。
房地產業持續興旺。加強了土地收購儲備制度,擴大了土地資源市場配置的范圍。全市土地出讓金額24.6億元,同比增長50%。清理各類土地26萬余畝,追繳處理土地出讓金11.3億元。市內四區通過儲備變現企業土地收益11.68億元,分流安置職工近3萬人,有力地推動了國企改革工作。堅持征地、規劃、配套、建設、銷售“五統一”原則,狠抓經濟適用房建設。成立了經濟適用房管理辦公室,市建委、國土房管、規劃等有關部門齊抓共管、形成合力,通過下發督查通知、建立例會制度、開通綠色通道等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開展了以房地產開發、商品房銷售、物業管理、房地產廣告、中介服務等為重點的市場整頓,房地產市場秩序有所好轉。全年全市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127.8億元,同比增長23.3%。房屋施工面積1748萬平方米,竣工538萬平方米。房地產交易市場進一步活躍,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45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6%,存量房買賣成交面積21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3%。房地產業全年共納稅17.3億元,同比增長56%。
房地產業面臨 良好發展機遇
房地產業的發展與城市建設息息相關,城市建設的機遇也是房地產業發展的良好機遇:一是國家和省、市城市建設方面的指導思想和方針政策日益完善,明確指出建筑業和房地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而且目前我國整個國民經濟繼續處于快速發展的上升期,固定資產投資仍然呈現了高度活躍的局面。二是城市發展的方針和目標已經明確。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發展拉動、規劃先導、生態標準、突出特色、經營城市、綜合平衡和科學管理”的城市建設指導原則,并將“構建現代化大青島城市框架”作為整個城市發展的“三件大事”之一提出來,這對于最大限度地凝聚和調動全市及社會各方面力量,加快推進全市城市建設事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三是奧運拉動效應正在逐步顯現。承辦奧帆賽是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我市城市發展面臨的重大歷史機遇,對城市建設事業已經產生并將繼續產生非常明顯的拉動作用。
縮小南北差距 推進城市化進程
影響青島房地產業的因素有很多,南北差距及城市化程度就是其中很重要的兩點。縮小南北差距將為城市北部帶來重要發展機遇,北部樓市將迎來又一個春天。而推進城市化進程,提高城市化程度,將為郊區樓市帶來發展機遇,也為房地產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縮小南北差距,城市基礎設施先行。要本著基礎設施建設適度超前的原則,堅持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北移”,著力提升城市北部基礎設施功能,推動南北區域協調發展,提高城市建設的現代化水平。要加強道路建設,對遼陽路、濱海路、遵義路、洛陽路、萍鄉路、安順路、長順路等7條道路進行綜合整治;對棗園路北段等5條道路進行污水管網改造和道路翻建,進一步完善李村城區市政設施配套;以奧帆賽場為中心,對周邊12條道路進行綠化整治。
要加快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16個重點鎮“三個層次”全面推進的城市化發展步伐,以濱海交通大道建設為主線,積極推進大青島城市群發展戰略,加快拓展中心城市框架,不斷推進小城鎮建設,加快農村城市化區、園區、市場、開發、功能帶動和政策推動的“五帶一推”發展戰略,加強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通過考核評比、現場交流等形式,指導小城鎮做好生態綠化規劃,建立以城鎮綠化為主體的生態體系等。
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仍是重點
要按照“確保拆遷、優先解困”的原則,繼續加強以普通商品住房為重點的住宅建設,加速向“人居一間房”的小康社會目標邁進。以土地配套和住宅項目配套為重點,結合遼陽路改造等重點工程項目,進一步加強浮山新區開發建設。要做好四方東部新區、李滄區東、南部等重點區域的經濟適用住房開發建設,全年開工200萬平方米,竣工60萬平方米。要積極穩妥地做好城鎮居民房屋拆遷工作,出臺新的拆遷安置辦法,建立長效調整機制。強化房地產市場調控,調整房地產投資結構,適度控制別墅、高檔公寓的規模,鼓勵和引導開發企業積極開發建設價格適中的配套商品房,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應,滿足群眾消費需求。要繼續完善面向最低收入、中低偏下收入、中低收入和高收入家庭的住房供應體系。要強化政府住房保障職能,進一步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切實保障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要加快住宅產業現代化步伐,全面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新建住宅建筑節能達到50%以上;要積極推行新建住宅一次性裝修,為市民提供質優價廉的環保型、智能型住宅。
推出四項措施 整頓市場秩序
要以加速推進全市房地產業規范化、規模化、集約化為目標,從規范主體行為、嚴格項目管理、明晰市場準則和加快誠信建設四個方面入手,大力整頓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一是要規范主體行為,鼓勵規模競爭。從土地市場供應入手,嚴把市場“進、出”兩道關,健全公平競爭、優勝劣汰機制,積極培育“龍頭”開發企業,扶持規模大、信譽好、質量高的開發企業發展壯大,堅決淘汰規模小、信譽差、質量低劣的開發企業,努力改變我市開發企業“小、散、弱、濫”的局面。二是要嚴格項目管理,建立健全開發項目庫、開發項目手冊和綜合驗收三項制度,建立起市場調節靈活、宏觀調控有力的動態監管體系。三是要明晰市場規則,加緊調整規范前期審批、資金監管、項目運作、配套建設和綜合驗收、售后服務等監管程序,確保房地產管理有法可依,推動房地產業進一步走上法制軌道。四是要加快誠信建設,健全綜合評價體系,定期向社會公開開發企業誠信記錄及采信依據、獎懲結果,把市場調節機制、宏觀調控機制、法制約束機制和社會監督機制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增強房地產業作為支柱產業的經濟拉動作用,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對于房地產市場而言,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經營行為不規范,“小、散、亂”依然是制約行業整體水平提高的主要方面。要通過提高市場“門檻”、執法檢查、資質管理、與工商聯動等措施,從明晰市場準則、規范主體行為、嚴格項目管理和加快誠信體系建設四個方面入手,建立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促進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要加強開發企業經理人及各類從業人員培訓,鼓勵引導企業積極推行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盡快提高行業整體素質,加速產業規范化、規模化、集約化進程。本版撰稿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