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積水潭醫院的一位醫生認為,“專家號”體現了醫生的技術成本,增加了醫生看病的積極性。對患者診治過程中,醫生的勞動力價值很大程度上體現在“望、聞、問、切”中。而普通門診極低的掛號費讓醫生的心涼了一大截。
一位曾做過醫生的羅先生認為,患者的高價掛號費換來醫生的細致檢查,雙倍檢查費、化驗費換來護士的全程導醫,這些完全符合市場經濟中價值規律。
不少看“專家號”的患者也算不上疑難雜癥,可他們仍然占著專家資源,難道這不是浪費醫療資源嗎?
羅先生無奈地說:“你有錢當然就有資格尋找最好的醫生、最好的醫療服務。”他認為,金錢肯定是醫療資源分配的一根指揮棒,不過,這比以前單純靠地位、靠身份占有專家資源強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