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去年3月19日,換屆后的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在會上提出,本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工作的目標是: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同時著重強調立法的重點是:提高立法質量。
著眼于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列入本屆常委會立法規劃的76件立法項目,主要包括了三個方面的法律:對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具有支架作用、必不可少的重要法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和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迫切需要、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迫切需要的重要法律;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情,客觀環境和立法條件比較成熟的法律。
據了解,其中列入本屆內審議的法律草案共有59件,還有17件作為研究起草、成熟時安排審議的法律草案。
《憲法》將作14處修改
在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五年立法規劃中,憲法及相關法類共有10件。其中《憲法修正案》位列憲法類立法規劃的首位。此次提請審議的《憲法修正案(草案)》,根據黨中央的建議,將對憲法進行14個方面的修改。
緊急狀態法位列第二
在五年立法規劃中,排在第二位的是《緊急狀態法》。在中共中央《關于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中,將現行憲法有關條文中規定的“戒嚴”均修改為“進入緊急狀態”。《緊急狀態法》作為一部十分重要的法律,已列入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規劃中。
《物權法》列入今年立法規劃
物權法的制定是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內容。
引人關注的是,《物權法》對保護私人所有權作出專章規定,國家保護私人的儲蓄,保護私人投資以及因投資獲得的收益。
行政法立法規劃勾勒法治政府“大模樣”
去年12月1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正式對外公布。除了已經于此前獲得通過的《行政許可法》外,頗為引人矚目的是,《行政收費法》、《行政強制法》、《違法行為矯治法》等多部為各界翹首盼望已久的行政法律被列入了規劃。
同時,《行政程序法》、《政務信息公開法》的制定,《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的修訂也被列入需抓緊研究起草、待條件成熟后適時安排審議的法律草案之列。
社會保障類法:關注民生立法為民
《社會保險法》、《社會救濟法》、《勞動合同法》、《農民權益保護法》、《婦女權益保護法(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作為社會法類被列入立法規劃當中。
選舉法:提高民主化程度
去年底,北京18區縣人大代表選舉中,出現20余位自薦候選人,最終許志永、聶海亮作為自薦候選人當選。在這些自薦候選人參加選舉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引人關注的問題,暴露了現行《選舉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目前《選舉法》中有關“候選人介紹”、“選區劃分”、“選民登記”等條款,已不適應我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及選舉實踐的需要。在本屆常委會立法規劃中,《選舉法》修改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