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從市計生委昨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03年我市的人口出生率是建國以來最低的年份,2004年我市出生人口數量可能出現波動上揚,預計將達到8萬人左右,高出正常年份近萬人,比2003年多出生3萬余人。
這是我市建立人口出生預報制度后召開的首次新聞發布會。市計生委新聞發言人說,目前,我市的低生育水平趨于穩定,人口自然增長率由80年代的年均8‰左右下降到近幾年的3‰左右。近20年,全市共計少出生人口260余萬人。
進入“十五”期間,全市年均出生7.2萬人左右。2003年,受到非典、傳統習俗等因素影響,全市出生人口47509人,出生率為6.62‰,是建國以來我市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年份。與2002年相比,2003年全市出生人數減少26038人,出生率下降3.7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下降了3.68個千分點,是近十年來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
據計生部門統計,2003年4月到9月,全市懷孕婦女約4萬人,這些婦女將在2004年上半年完成生育。再加上2003年不少育齡夫婦推遲生育、2003年10月以后結婚登記人數增加等因素,根據各種摸底情況推算,2004年全市出生人口預計將達到8萬人左右,出生率為11.45‰左右。
市計生委新聞發言人稱,盡管今年出生人口預計比往年增加,但這種可能出現的人口波動仍然是在穩定低生育水平情況下的波動,2004年我市人口自然增長率仍將控制在4‰的水平。但這種波動可能會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尤其是年度出生人口數量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學齡人口、勞動力人口的變化,對教育、醫療衛生、就業等社會事業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造成影響。如2003年出生人口的入托、入學年份可能出現教育資源的閑置,而2004年出生人口的入托、入學年份又可能造成教育資源的相對不足。具體到一個家庭,將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入托、入學、升學、就業、就醫等切身利益。為此,提醒廣大市民遵循人口出生的客觀規律,合理選擇生育時間;建議相關部門針對人口波動,未雨綢繆,科學安排和調整發展計劃。
市計生委還發布了2005-2009年人口出生預測。這5年間全市總體出生人數比較平穩,不會出現太大的波動。2006年和2007年全市出生人數較多,然后出現下降趨勢。具體年度出生預測數分別為:2005年約出生6.7萬人,2006年約出生6.9萬人,2007年約出生6.9萬人,2008年約出生6.6萬人,2009年約出生6.1萬人。
據悉,市計生委今后將定期對外發布我市的人口出生預報,包括當前及今后5年人口形勢、人口出生趨勢、生育旺盛人數分析和群眾生育意愿調查結果等,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為市民選擇生育時間提供信息服務。(本報記者王麗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