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協委員痛斥醫療腐敗四“頑癥”開出根治六“藥方”
“必須看到,醫療領域存在著嚴重的腐敗行為。有些人為了一己私利,不顧病人的健康和安危。”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任玉嶺說,“由于醫療腐敗之風越刮越烈,造成很多人十分害怕進醫院求醫治病。”
據統計,農村病人中有55%以上不敢求醫就診。城市也有很多低收入階層和沒有參加醫療保險者,有了病是能不進醫院就不進醫院。他概括了醫療腐敗的四種表現:
開單提成
現在醫院盛行醫生根據開具的處方進行提成,也叫“吃回扣”。“一位院士告訴我,有次他到醫院看感冒,醫生竟開藥720元。”任玉嶺委員在介紹了他人的情況后說,“我自己也有過同樣的遭遇。一次在成都陪妻子去某三等甲級醫院的中西醫結合科看感冒,醫生開的藥竟高達830元。后來她沒去取藥,憑經驗吃了20多元的感冒藥就完全康復了。”
“全面”檢查
哈爾濱一個6歲女孩隨父母到杭州旅游,因要做一個闌尾小手術,竟然做了104項化驗和檢查,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連艾滋病的化驗都做了。
任玉嶺委員說:“患者經常會遇到同時照黑白 B超和彩色 B超、照了核磁片還要照 C
T片的情況,說明很多檢查都不是必須的。醫院的檢查已經成了黑洞。”
藥價奇高
任玉嶺委員一口氣舉了三個例子:西安某醫院一針凱塞欣抗菌素售88元,就在這家醫院大門外的藥店里,同樣型號、同一廠家的同一產品僅7元,醫院售價高出藥店12倍。
福建一醫院神威參麥注射液售價112.7元,外邊藥房明碼標價僅為18.6元,相差6倍。
有人以同一種病在某城市進49家醫院求醫,醫院所開藥價從20元至250元不等。“如此大的差別,都說明很多醫院的藥價是失控的,隨意性太大。”他說。
收受“紅包”
最普遍的是做手術時,不送上一個紅包病人是難以過關的。很多醫生還借“請外醫”的名義收費和要紅包,形成了很多醫生到處走穴的現象。任玉嶺委員說,還有些醫院分解醫療程序,增加收費環節。另外,因專家門診可以多收掛號費,很多醫院把大多數醫生都轉成了專家門診。
六“藥方”治頑癥
任玉嶺委員:別讓衛生局長當醫院“總院長”
全國政協委員任玉嶺認為,醫療腐敗已成我國醫療領域的一大“頑癥”。他給這個“病”開出了如下處方:
●用藥一:大力改革衛生行政管理體制。必須切斷衛生行政機構同醫院的利益聯結,盡快改變衛生局長、衛生廳長實際上是下屬醫院“總院長”的狀況。
●用藥二:堅決實行醫藥分家。可以考慮把藥轉到商業部門進行管理和經營,取消衛生部門和醫院經營醫藥的權力。
●用藥三:對醫藥采購實行公開招標和網上招標,提高醫藥采購的透明度。物價管理部門要強化醫藥定價特別是進口藥價的聽證,同時加強醫藥銷售中的監督。
●用藥四:出臺醫院服務法規,減少醫生走穴,杜絕收受紅包行為。在醫院設立電子屏幕,把閑置病床公布于眾。
●用藥五:合理分配衛生經費和資源。
●用藥六:加強醫風醫德教育。這是抵擋醫療腐敗的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