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從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獲悉,家庭裝修及汽車成為2月份“12315”申訴舉報中心受理的熱點案件。據初步統計,有關家庭裝修的咨詢、申訴有60起,有關汽車的咨詢、申訴則有70余起。
據介紹,消費者申訴的家裝糾紛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首先是懷疑室內空氣受到裝修材料的污染。不少消費者反映,家庭裝修后室內異味特別大,擔心受有毒氣體侵害,有了新家不能住,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其次是裝修公司偷工減料,有些家裝公司人員利用消費者沒有專業知識的漏洞,在裝修過程中偷工減料、虛報工程量、使用假冒偽劣的裝飾裝修材料等。第三是售后服務不到位,因為家庭裝修沒有強制性的“三包”期,主要靠事前雙方約定,但合同內容往往會有很多不利于消費者的條款,許多消費者投訴裝修后出現質量問題時,裝飾公司的售后服務很不到位,另外因廚、衛防水層、電氣布線不規范、電線不穿管等違規行為導致使用中出現問題的現象也很集中。
隨著汽車逐步進入普通百姓家庭,汽車消費糾紛也呈快速增加之勢。由于目前國家關于汽車“三包”的政策還沒有出臺,如何更好地保護消費者購車、用車的權益問題將變得越來越突出。據工商人員介紹,在2月份受理的申訴案件中,汽車質量問題比較集中,主要包括制動系統失控、緊急狀況下安全氣囊不能打開、發動機故障、車身漆面起泡脫落、內飾板開裂、空調不制冷、突然熄火等,嚴重的甚至有自燃、爆炸、方向失靈等事故。
另外,汽車售后服務缺乏有效保障也是消費者反映比較多的問題。一些經營者以汽車無“三包”為借口,對消費者的退換要求一概拒絕或故意拖延,想方設法逃避責任;一些修理者在修理時使用偽劣汽車配件、偷換好的零配件,使汽車越修問題越多;一些維修人員實際上技術比較差,卻打著名牌汽車廠家定點維修的招牌招徠生意。
針對家庭裝修存在的問題,工商人員提醒消費者,在裝修前要作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認清裝修公司的資格,不具有承攬室內裝飾裝修工程的資質的公司不要用;“貨比三家”,擇優錄取,仔細核實各項報價,必要時進行適當地討價還價或找熟悉情況的朋友作參謀;避免裝修合同中的漏洞,可請工商等行政部門進行事前把關;盡量選用環保型材料;要特別注意施工人員的素質;多方面考察施工隊,采取必要的監督和防范措施,努力將質量不合格等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關于汽車消費中存在的問題,工商人員提醒消費者,購車時首先要找有合法資格的正規經銷商,要查驗其營業執照、特約銷售或專賣的有關證件,切忌個人私下交易;對車的品牌、質量、性能等進行多方面了解后再作決定;購車時要索要有關合同、發票、憑證及保修協議等,以備發生糾紛及時向有關部門申訴;維修時要找正規合法或廠家特約維修點進行修理,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劉錕鋒趙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