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在線3月9日消息: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青島市花卉業得到蓬勃發展。目前,全市花卉栽培面積已發展到2.4萬畝,比2001年增長9000畝。花卉業年產值達到4.8億元,占農業生產總值的2.1%,比2001年增長了1.7億元,每畝產值2萬元。切花菊、蝴蝶蘭、三色堇種子已成為青島花卉業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2003年出口創匯550萬美元。全市花卉從業人員達6000余人,比2001年增加2000余人。社會各界投入花卉的資金高達1.44億元,比2001年增長6800萬元。花卉業已成為一項新興產業,成為發展地方經濟、增加農民收入、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
經過近幾年的調整與發展,青島全市花卉生產已經形成了比較鮮明的特色。一是產業區域化,形成了較穩定的生產格局。如平度市云山鎮804省道兩側、連綿3公里的林業種苗花卉產業帶,嶗山區枯桃高效花卉觀光園,膠州市杜村韓國蘭花園,萊西市萬紫莊園。二是經營規模化。涌現出一批具有相當專業水平和良好經濟效益的花卉示范龍頭企業。目前,青島市已有向日本出口切花菊的專業花卉生產企業4家,其中青島用大園藝有限公司生產面積達500多畝,產品曾獲得昆明“世博會”一等獎,年產切花菊達到1200萬枝,出口創匯300多萬美元。同時,這些企業還有力地帶動了周邊花卉業的發展,促進了當地農業結構的調整和農民增收。三是民營模式成亮點。股份制和其他非公有制形式的花卉企業已成為該產業發展的主力軍,外向型花卉產業成為青島市花卉業的亮點。不少區市或鎮仍在不斷地加大花卉市場建設力度,嶗山區枯桃村2003年投資1200萬元,建設以花卉為主要內容占地500畝的現代高效花卉觀光園,成為南北花卉的重要中轉站和東部沿海地區大型花卉集散交易中心之一。
在青島市花卉業發展的過程中,青島市花協發揮了積極作用。針對花卉業的整體技術水平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的實際,青島市花協加強了技術培訓,其中僅2003年就舉辦花卉培訓班5期,培訓人員600余人次。同時,根據種苗花卉市場發展需要,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創辦了協會內部刊物——《種苗花卉信息通道》網刊,去年編印出版12期,發布信息5萬多條,促進了全市花卉信息資源更大范圍的共享,為廣大花卉生產經營業戶架起了信息的橋梁。另外,市花協還通過組織參加各類相關會展,積極推介青島市的花卉產品。協會內部還開展了優質服務活動,2003年為會員進行市場信息分析12次、技術咨詢130人次,協助引進外資項目1個、引進新品種26個,有力地推動了青島市花卉業的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