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國紅十字會建會100周年紀念日,今年也是青島市紅十字會建會90周年,就紅十字事業在我市的發展和今后的發展方向,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劉麗萍昨天接受本報記者采訪。
記者:現在很多市民對紅十字救助、無償獻血等活動很熟悉,但對紅十字會的歷史和工作性質并不了解,請您簡單概括一下。
劉:紅十字會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國際紅十字運動起源于19世紀中期,其基本原則是人道、公正、中立、獨立、志愿、統一、普遍。
中國紅十字會始建于1904年,建會后一直從事救護傷兵、救助難民和賑濟災民活動,并積極參加人道主義救援活動。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帝國主義占領青島,為救護戰爭中的受傷軍民,中國紅十字總會到青島組建中國紅十字會青島分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規定:紅十字會以“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發揚人道主義精神,促進和平進步事業”為宗旨,以改善“最易受損害群體”的境況為基本工作目標,是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獨立自主開展工作的、國際人道主義救助團體。
記者:青島市紅十字會近年來開展了哪些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活動,目前的會員發展情況如何?
劉: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全市各級紅十字會堅持紅十字運動七項基本原則,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改善最易受損害群體的境況”為工作重點,積極為政府分憂,為群眾解難,在備災救災、普及衛生救護防病知識、開展紅十字青少年活動及志愿服務、推動無償獻血、加快造血干細胞資料庫建設、以及對外交流等方面,發揮了政府人道主義工作領域的助手作用,為青島的改革發展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走在全省前列。
在工作中,我市不斷創新,率先理順了管理體制,實現獨立建制;率先設立了紅十字會醫療救助金、助學金和特困家庭救助金;率先建立了紅十字志愿服務基地;率先建立了遺體捐獻者紀念林;在全國成立了第一個流動血庫、第一個無償獻血者協會、第一個“扶貧濟困血庫”,等等。在抗擊非典期間,市紅十字會接受捐贈款物1600多萬元,組織了“支援北京,抗擊非典,無償獻血一日捐”活動,619位青島市民的名單被北京市博物館收藏。
目前,全市共有紅十字基層組織1204個,會員約21萬人、16所紅十字醫院、26個團體會員單位。
記者:為紀念建會百年,青島市紅十字會將開展哪些活動?
劉:今天上午10:30,市紅十字會在青島市郵政局湛山郵政支局(香港西路79號裕源大廈)舉行紀念封發行暨“購買一份郵品、獻出一份愛心”活動啟動儀式。活動所得將全部用于資助造血干細胞資料庫建設,救助貧困白血病患者。我市非血緣關系捐獻造血干細胞第一人、市紅十字會志愿捐獻造血干細胞形象大使謝振華將宣讀倡議,并為購買紀念封的市民簽名留念。
此外,我們還將圍繞紅十字醫療救助開展創建“博愛人間”服務品牌活動;普及救護培訓,開展“發放百個紅十字急救箱,培訓萬名救護員”活動;圍繞紅十字精神傳播,組織紅十字學校舉辦紅十字會知識競賽、詩歌朗誦和演講比賽;籌辦“紅十字精神與城市精神論壇”、“紅十字精神與奧林匹克精神論壇”等活動和電視對話節目及網談活動;舉辦青島市紅十字會攝影作品展暨中國紅十字會百年成就大型展覽、建會百年書畫筆會和義賣等活動。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