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不能一手遮天“兩會”代表委員點評反腐大案:中國到了“制度反腐”的時候
昨天,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賈春旺在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報告過去一年的主要工作時說,全年通過辦案挽回直接經濟損失43億多元。全年共立案偵查貪污、受賄
、挪用公款等犯罪大案18515件,其中涉案金額1000萬元以上的123件。立案偵查涉嫌犯罪的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2728人,其中地廳級干部167人、省部級干部4人。
參加“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認為,中國“反腐”,在經歷了運動反腐、權力反腐之后,到了“制度反腐”的時候。能否真正強化對公共權力的監督管理,建立強有力的黨內民主監督機制?代表委員們拭目以待。
王懷忠:
質疑聲中一路高升
從阜陽市的基層干部一路升到副省長,王懷忠平均每兩年就加官晉級一次。對王懷忠的驕奢淫逸、腐化墮落,群眾早有反映。當地還有句民謠:“只要反腐不放松,遲早抓住王懷忠!”一位曾參與考察王懷忠的干部反映,早前就耳聞了對王懷忠的諸多不良評價。但當考察組前去征求意見時,聽到的全是對王懷忠的贊譽;持不同意見的干部和群眾根本不敢或者沒有機會向考察組反映問題。王懷忠就是在群眾的質疑聲中一路高升。
全國人大代表陳惠娟點評:中國對領導干部的監督機制實踐中經常遇到問題。對“一把手”權力監督,對他們是“管得著的不了解,了解的管不著”,同級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難度較大,上級紀檢監察機關又無法監督,人大監督則隔著一層皮,群眾監督更是無能為力。
王秀珍:
電梯間安上竊聽器
沈陽市物價局共制定出各種規章制度49項共150多條,匯編成冊并人手一份。然而,這些制度只能約束副局長以下的機關干部,惟獨約束不了原物價局局長王秀珍。
為逃避監督和打擊報復監督她的人,王秀珍竟在局辦公室和電梯間安上竊聽器和隱蔽式攝像頭。正是手中權力的無限擴張,隨意侵占和挪用公款,最終使她成為“階下囚”。
全國人大代表馮文海點評:這些身居要害部門的高官,哪個單位、哪個地區都有一整套規章制度,但往往都是“貼在墻上,說在嘴上”。監督必須以權力、權威為后盾,否則對權力監督就是一句空話。而班子成員、下級和黨員群眾擁有的權力和權威不足以制約“一把手”的權力。
慕綏新:
不同意任命不交稅
以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判處死緩的原沈陽市市長慕綏新,自稱是“黨內個體戶”。鞍山一名叫周偉的干部向慕行賄后,慕便力主舉薦他到沈陽任煙草局副局長、局長。在要求省煙草局吸收周當黨組成員遭拒絕時,慕狂妄地表示:不給這個職務就不交稅。
全國人大代表龍莊偉點評:一系列高官受到嚴懲,表明中國共產黨的反腐力度不可謂不大。然而人們又不能不疑惑:他們的權力,如何能不受控制地翻云覆雨?強化對公共權力的監督管理,建立強有力的黨內民主監督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
給高官戴“緊箍咒” 代表獻計:改革紀檢體制,引入競爭機制
這些年,監督機關的力量在逐步增加,中央及地方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監督措施,如民主生活會制度、述廉評廉考廉制度、紀委負責人同下級黨政主要負責人談話制度、誡勉談話制度、巡視制度、政務公開制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等。
全國人大代表王生點評:應改革紀檢領導體制:將目前的雙重領導體制由以同級黨委領導為主改為以上級紀檢機關領導為主,以保證紀檢監督權的獨立性和權威性。
全國人大代表吳振山點評:現實政治生活中所謂“一把手”的稱呼,本身就違背了黨的民主原則。要根本上解決腐敗問題,首先必須切實實行“黨內民主”,在用人等重大問題上也只能是一票。在黨內引入競爭機制,黨組織在推薦任命干部前,要在黨內通過一定的民主程序產生推薦名單,并且可以進行差額選舉。必須真正體現法治的精神,讓各級“人大”真正發揮它的監督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