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綠色奧運”、打造青島“后花園”,新春伊始,萊西市到處涌動著植樹造林的綠色潮。
荒山變成“花果山”
青島人陳正明投資200多萬元,在萊西市南墅鎮大青山承包了2000畝荒山,山上建起了銀杏區、桃樹區、柿子區、養殖區。去年,他在山坡上種植的大棚香瓜和散養小公雞,收入了7萬多元。目前,到大青山承包荒山的大戶有17家,總投資5200多萬元,承包荒山6000多畝,發展名特優果品300畝。這些承包大戶有這樣一個共識——到南墅來投資開發荒山,看好的是大青山這個“省級森林公園”的金字招牌。
企業老板下“林海”
青島通用機械設備公司僅有職工40多人,年銷售收入150多萬元,但對于一個私營企業來說,27年能在跌宕起伏的商海中立于不敗之地,也算佼佼者了。然而,公司總經理趙丕績并不滿足于這點成績,他把投資的觸角伸向了林業。
趙丕績經過考察調研和反復論證,承包了150多畝土地,全部種植了速生楊。他說:“這150畝地承包期是30年,前3年在樹林空里種植大豆、地瓜等作物;第4年起,我將在樹林里散養小公雞和山羊,不僅形成雞吃蟲防害、雞刨土保墑、雞糞羊糞養樹這樣一個有機的生物鏈,我還在地中間挖了一個占地一畝多的水塘,除澆灌外,還可養魚……這樣30年下來,最保守的估計,將穩賺70多萬元。
荒蕪河灘也增值
去年,馬連莊鎮道子泊村30畝河灘地,1260棵楊樹,一下子賣了20多萬元,大伙這才驚喜地發現:這不愛長糧食的河灘地也能賺錢呀!
馬連莊鎮境內,有大沽河和軍武河兩大流域貫穿南北,形成6000余畝的河灘地。為了變廢為寶,該鎮規定凡以村為單位成片植樹規模達50畝以上的,一律免費供苗、統一技術指導、統一調整、延長承包期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如此一來,馬連莊人植樹造林的熱情空前高漲,過去無人問津的河灘地,如今卻身價倍增,去年,僅河灘地固定林業產權一項,就為全鎮增加收入60多萬元。崔展紅李煥青李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