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山路19戶居民一年半來挑水吃,這樣的困難我們也遇到過!”昨日下午,記者來到登州路19號回訪首批一戶一表改造戶,居民趙女士介紹,最終讓他們解了“渴”,靠的是一戶一表;而能把這一改造工程順利完成,離不開鄰里之間的相互諒解和配合
。
姜老師跑了八趟腿
據了解,登州路19號樓建成于1995年,居民入住不久便發現,一年之中多次漏水,住在高層的居民經常斷水。1999年,自來水主管道在樓內破損,5個單元81戶居民再次斷水。由于沒水吃,很多居民把房子都賣了。
“這棟樓能最終走下‘上甘嶺’,多虧了姜老師!”趙女士介紹,2002年初,聽說我市要實行一戶一表改造,住在2單元的姜老師連續8次來到自來水公司,要求嘗試這種新設備。當時施工范圍還沒確定,但自來水公司被姜老師的執著深深打動,將其列入首批改造范圍。
水表改造需要鄰里互讓
2002年7月上旬,樓上居民終于盼來了施工的日子。管道從哪里走,表箱在哪里掛,當時居民也有一些小糾紛,可是一想到可以從此告別吃水難,居民們互相體諒,各讓一步,事情很快都解決了。“看著自來水嘩嘩流出,人人打心眼里感謝姜老師!”趙女士說。
說起標山路居民現在面臨的困境,樓上幾位大媽以“過來人”的體驗說,“一戶一表”改造是個大工程,鄰里之間難免出現磕磕絆絆。這時候,大家特別需要相互理解和配合。如果樓下網點能主動承擔一部分損失,樓上居民也平均分擔一些裝修補償費,困擾大家的吃水難題也就好解決了。(秦舸)
水表改造請你支招市民
討論熱線 2869111 電子郵箱 w dsh@qingdaonews.com
燕兒島路趙女士:一戶一表應該繼續改造,改造后好處多,不用為輪流收水費煩惱。
敦化路董先生:我家2002年就交錢了,到現在還沒安裝。我們樓有暖氣,在走廊上掛表箱,會不會凍?
閩江路王女士:我建議只換表,不出戶,借鑒寧夏水表的經驗。
新聞網網友:前幾年,因為家中的水壓低,讓我深受其苦。為了解決問題,自來水公司、產權單位、居委會不知跑了多少趟,最終由產權單位為我們樓更換了所有管道。我覺得“長痛不如短痛”,花點錢徹底解決比較好。
新聞網網友:樓下網點阻礙一戶一表改造,讓樓上居民吃不到水,政府部門應當出面協調解決,把一戶一表改造堅定地推進下去。
新聞網網友:建議有關部門深入調研后制定相關法規,規范解決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