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報訊
海水也能引入自來水管道,成為城市居民的家庭生活用水。根據本市目前掌握的海水淡化技術水平,將又苦又澀又咸的海水轉化為甘甜清澈清潔的自來水已經是輕而易舉的事。另外,日產萬噸的海水淡化工程也將在年內投入實際應用。
昨日,記者在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召開的“2004海水淡化及利用技術國際研討會
”上獲悉,本市的海水淡化技術在全國范圍內的水平是最高的,今年年初,在天津海晶集團塘沽鹽場建成了日產1000噸的反滲透海水淡化科技示范工程,并產出優質淡化水。年內,日產萬噸的蒸餾法海水淡化工程也將投入實際應用,形成產業化。預計到2007年,日產10萬噸的示范工程將產生。目前,經海水淡化生產出來的淡水主要還是應用于散貨運載、鍋爐補充水等領域,據市科委主任李家俊介紹,海水淡化的目的就是將海水轉化為自來水,供居民飲用,這一技術現在已經不成問題,但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尚未應用于實際。李主任說,天津市人均淡水資源在全國來說是最少的,而海水資源卻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果條件成熟了,完全可以將海水轉化成純凈的自來水,接入居民家庭,那時將可大大緩解本市居民用水的緊張形勢。
見習記者趙迎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