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中國行政區劃研究中心主任劉君德近日透露,中國行政區劃改革今年將正式啟動,未來兩年,民政部等有關部委將對此進行專題調研,改革方案預計于2005年完成。 此項改革規模之大、范圍之廣、影響之深無異于對中國現行行政區劃體制動了一場大手術。新規劃將
決定中國未來的行政區域布局,是關乎中國政治、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 劉君德坦言,中國現行的行政區劃體制,2000多年來基本格局沒有大的變化。原來中國的行政區劃以農業型為主,區域分割,自給自足。但改革開放后,區劃矛盾日益顯著。
首先是層次過多。除四個直轄市和海南省外,其他省區的管理層次一般設有省(區)-州(市)-縣-鄉鎮四個層次。我國管理層次之多,居世界之首,而實質上層次越多,管理成本就越高,管理效率反倒越低。
再有,城市行政區劃混亂。目前,這方面的問題主要出在地區這一級。但上世紀90年代“地改市”后,逐漸變成了一級政府,形成了市管縣的局面。
這樣一來,城市型和農村型區劃交叉混合,很多市為了強化中心城市功能,掠奪縣級資源。
劉君德說,這次民政部提出的改革主要思路將包括縮省并縣,省市直轄,創新市制。
但推行這項敏感的系統工程需要慎之又慎,必須以社會穩定為大前提,切不能一哄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