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蓬萊4月25日訊
今天,濟南一家汽車俱樂部組織的十幾輛私家車車隊來到蓬萊。這已經是這個月以來“仙境”招待的第三個自駕車旅游團隊了。由于“分時度假”、“商務旅游”、“家庭自駕游”等旅游“副業”項目成了主角,蓬萊旅游依靠“門票”收入為主的“門票經濟”正悄悄發生改變。
據蓬萊市旅游局有關
同志介紹,有著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優勢的蓬萊,掙門票錢一直是前些年該市旅游業收入的“大頭兒”,守著仙境的牌坊吃飯,讓許多回頭客不再回頭。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旅游不光是來看光景的,還有休閑娛樂,“門票經濟”留不住人,也發展不了綜合性的旅游產業。
據了解,蓬萊先后引進分時度假村、紫荊山莊、媽祖文化公園、海洋大世界等十余個投資過億元的休閑度假旅游項目,3年累計總投資達10億多元,旅游景區面積由0.8平方公里擴大到25平方公里。將休閑度假項目細分為家庭休閑、商務休閑、老年休閑等類型,新開發的海上運動、山村野趣、生態環保等休閑項目已達50多個。同時,蓬萊還建起了大學城,引進了中國農業大學葡萄酒學院、中國傳媒學院等3所大學入駐。
據蓬萊市政府有關同志介紹,今年開始,外地游客在蓬萊旅游觀光的時間由過去的平均0.8天延長到3天,景區門票收入帶動社會綜合收入由1∶8提升到1∶12,棄守傳統的“門票經濟”,帶來了更多的旅游經濟效益。
(記者 張堅棟 通訊員 戴發利 張紹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