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時事解說》雜志近期刊登政治評論家森田實的一篇文章,認為小泉政權主動選擇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做美國政策承包商的道路,其目的是要實現日美一體化。日本如今已處于是走向和平國家還是走向軍事國家的十字路口。
這篇文章題為《在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實現日美一體化--小泉政治評析》,其
內容摘要如下:
小泉內閣執政3年來,日本在內政和外交兩方面都發生了具有改變日本戰后史意義的“革命性變化”。問題是,這種革命性變化恐怕會給日本國民的未來帶來嚴重惡果。
所謂“革命性變化”的最明顯標志是,日本政府與美國政府建立了親密無間的關系。
小泉政權主動選擇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做美國政策承包商的道路,目的是要在這些方面實現日美一體化。日美兩國政府把這種關系表述為“強化了日美同盟”,但實質上是一種從屬關系,導致日本在各方面都向布什所希望的方向轉變。
首先,小泉政權置憲法第九條于不顧,實現了向海外派兵。其次,小泉政權改變了日本外交的一貫方針,把日美同盟置于聯合國之上。第三,小泉政權采取促進通貨緊縮的金融政策,為討好布什不惜傾日本經濟之力為美國服務。因此,小泉政權已成為推行布什政策的馬前卒。
通過與布什政權的一體化,小泉內閣徹底拋棄了戰后日本奉行的“和平主義和民主主義”。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可稱為日本國策的基本姿態是:“不戰”。即“不支持任何戰爭”、“不參加任何戰爭”。然而,小泉徹底改變了這一姿態。3月19日,伊拉克戰爭一周年的前日,小泉公開向媒體表示,伊拉克戰爭是“正義戰爭”。戰后的歷屆首相中,還沒有一位首相發表過如此露骨、刺激性的講話。難道日本政治已變成好戰政治了嗎?
無論小泉首相、安倍干事長還是石破防衛廳長官,都沒有經歷過戰爭。他們是不了解戰爭的一代人,也許認為“戰爭是美好的”。這樣的話,日本的將來就危險了。小泉的所作所為正在把日本逐步帶入戰爭泥潭。如今日本已處于是走向和平國家還是走向軍事國家的十字路口。(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責任編輯: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