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5月10日訊
今天,省工商局召開了專門會議,研究出臺了《關于充分發揮工商行政管理職能作用支持加快膠東半島制造業基地建設的實施意見》,從十個方面降低門檻,全力扶持膠東半島制造業基地建設。
膠東半島是我省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未來的膠東半島就是要建成面向日韓及歐美的加工制造業基地。這是
為推動我省經濟超常規、高速度、健康發展做出的重大決策。為此,工商部門推出一系列降低門檻的政策:
放寬企業名稱核準條件。對于中國公眾熟知的、屬于外國企業名稱中固有的或者習慣使用的字號或名稱縮寫的外商獨資企業,允許在企業名稱中含有外國文字。允許進出口企業在名稱中使用“國際貿易”、“對外貿易”、“進出口”等行業用語;企業改制后使用新名稱的,原名稱可以保留三年。
放寬外商投資企業投資者資格。允許依法設立的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以及具備投資資格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作為外商投資企業中方投資者。
放寬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條件。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經批準,企業內部職工可由具備法人資格的企業工會或其他組織代表職工作為中方投資者。
放寬外商投資企業股東出資方式和出資期限。外商投資企業以貨幣增加注冊資本的,允許分期出資,出資期限由依法修改后的公司章程規定。
放寬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方式和經營范圍。允許外商投資企業租賃境內企業的資產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并按分支機構進行登記。允許經營不善的外商投資企業出租自有廠房、機械設備,不視為超越經營范圍。
此外,放寬外商投資企業境內投資和設立集團條件,允許外商投資企業自主開展境內投資,申請登記時不再要求提交注冊資本已繳足和對外累計投資額不超過企業凈資產50%的相關證明;放寬外商投資企業營業登記條件;放寬外商投資企業年檢條件;放寬國有企業改制條件,鼓勵外商、民營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自然人等各類資本參與國有企業的改制重組工作;放寬對企業經營范圍的限制。
(記者 郝愛萍 實習生 張帥)
編輯 張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