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三大經濟圈之一的京津冀,在經濟資源聯動上有了實質性動作。在昨天召開的京津冀都市圈發展研討會上,三方達成共識:年底前召開省市
長聯席會議。此外,會上還提出了“3+2”首都經濟圈構想。
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的承德、廊坊等7個地市在內的京津冀都市圈,在經濟總量和產業互補方面,已遠落后于長三角和珠三角,所以,北京市發改委在會上提出了“3+2”首都經濟圈及以“一軸、兩核、三區”為框架的京津冀都市圈(見表)兩個發展戰略構想。
為實現京津冀都市圈這一目標,三方會上約定,建立省市長聯席會制度,今年底召開。聯席會將審議京津冀都市圈發展戰略、發展規劃、重大項目,對重大問題和重大項目進行決策。
所謂“3+2”,是指在現有的京津冀合作的基礎上,加入內蒙古和山東的部分地區,發揮內蒙古和山東在肉、菜、奶、蛋及勞動力供應方面的優勢,實現技術、信息、人才、資源和市場在更大空間范圍內的流動和配置。
此外,三方還約定,今年第三季度召開京津冀都市圈發改委主任聯席會議。會上將共同編制京津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提出京津冀都市圈的發展戰略、重大項目和對策建議。這些將提交省市長聯席會審定,并會同各方有關部門實施。(葛柱宇)
來源:搜房
責任編輯:原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