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長三角、珠三角之后,誰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第三極”?京津唐、山東半島等都屬于熱點區域。但專家們普遍認為:目前,山東半島應慎提“中國經濟增長第三極”。
專家們是在日前參加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論證會時提出這一建議的。山東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馬傳棟認為,從目前我國沿海城鎮密集的幾個
區域來看,山東半島的GDP總量僅次于長三角和珠三角,而高于京津唐、遼中南半島和福建沿海地區,是我國第三個較為成型的“都市連綿區”。但他認為,與長三角、珠三角兩地在華東和華南地區的惟一性相比,山東半島要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第三極”,僅在北方地區就有京津唐、遼中南兩個強有力的競爭者;而位于華中的“大武漢都市圈”也是一個不可小覷的競爭對手;這些都增加了“中國經濟增長第三極”的不確定性。
山東經濟學院教授郭松海說,以人均水平來看,2002年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的人均GDP僅為珠三角的45%、長三角的71%。人均水平的落后導致經濟主體要素的不活躍和城市化水平的相對滯后,一方面影響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和農業勞動效率的提高,同時也不利于工業集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影響區域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考慮一個地區的增長潛力,必須體現“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念,沒有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和活躍的民營經濟,山東半島要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第三極”路途尚遠。
北京大學教授、“山東半島都市群”課題主持者周一星認為,山東半島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第三極”并非沒有可能,但現在這樣提為時尚早,因為目前這一區域至少還存在兩大亟待解決的“硬傷”。第一,山東半島還缺乏一個具有強大輻射力和帶動作用的龍頭城市,如同上海之于長三角、香港之于珠三角。從目前來看,青島具備這一潛力,山東半島應盡早明確青島在這一區域的龍頭地位并加以培植。第二,山東半島腹地太小,基本依賴省內腹地,腹地資源亟待“擴容”。
山東省副省長趙克志說,專家們的建議體現了“務實求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念。他認為,鑒于以北京為龍頭的“京津唐”本身的特殊地位以及遼中南等地區的崛起,目前山東半島應慎用“中國經濟增長第三極”的提法。他同時指出,山東半島還缺乏一個“首位度”高的城市,建議加強對青島成長性的研究。在腹地延伸方面,除繼續完善高速公路和鐵路布局外,站在東北亞經濟發展的全局來看,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的連接問題也應盡早提上議事日程。(記者鄧衛華、劉寶森)
責任編輯:趙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