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7日,聯合國安理會準備進行一項提案的表決。(美聯社圖片)
據美國媒體披露,最近半個月,華盛頓和紐約的美國外交官一直在議論一個他們擔心的
問題:中國可能在聯合國安理會針對美國動用否決權,因為中國已經“暗示”,不排除否決一項關于美軍海外司法豁免權的提案。
中國發出強烈警告?
5月29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刊出一篇文章,題為《中國可能否決關于國際刑事法庭問題的提案》。文章不無擔憂地說,在安理會未來就海外美軍繼續享有司法豁免權的提案進行表決時,中國有可能使用否決權,這已經“引起了美國的高度重視”。就在一周前,美國還信心百倍地提出了這項草案,準備交由安理會討論通過,使駐伊美軍繼續擁有護身符———日后免受國際刑事法庭的起訴。但是中國5月29日給了美國當頭一棒:中國外交官警告說,中國正在考慮是否需要在安理會否決美國的提案。據《華盛頓郵報》透露,中國駐聯合國大使王光亞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大批戰俘受到非人的虐待,美軍應為此承擔責任。“這些行為褻瀆了國際法和人道主義法”,“我們不希望看到一項保護這些(活動)的提案”獲得通過。他告訴美國記者:“我想我們現在很難對此采取支持的立場。對于這個提案有三種選擇,支持、棄權和否決。我的政府正在考慮使用其中的一種。”對王光亞的這番話,《華盛頓郵報》分析說:“這是自虐俘事件曝光之后,中國向美國發出的最強烈警告之一。”
據報道,美國原打算在5月20日向安理會提交這項提案,但后來又急急忙忙地將它追了回來。5月21日,美聯社發表題為《中國擱置有關美軍豁免權的表決》的文章透露,美國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中國的原因”。美聯社在報道中透露,中國外交官說,“我們還沒有得到國內的指示”,所以沒法投票。法新社也在同一天,以同樣的題目作了同樣的報道。
美國想求得原諒?
美國分析人士指出,美國之所以緊急撤回這份提案,是因為它非常重要,白宮要確保它能在安理會一次性得到通過。據本報記者了解,駐伊美軍的司法豁免權問題,與美國向聯合國提交的伊拉克問題新決議草案,是兩個既分開又有關聯的提案。為避免海外美軍在犯罪后受當地政府審判或被送交國際法庭,美國于2002年向聯合國提交了一項提案,提出聯合國授權的所有維和人員和多國部隊,在駐在國都享受司法豁免權。也就是說,維和人員和多國部隊在執行任務時犯罪,當地政府無權審訊他們,也無權將其送交國際法庭。此決議在安理會通過后,每年延長一次,海外美軍的豁免權也就相應地延長一年。有人將此戲稱為“美軍司法豁免權提案”。按規定,今年美軍的這一“特權”7月1日就要到期,需要美國再次提出提案,由安理會表決通過。于是,美國于5月下旬向安理會提交了“美軍司法豁免權提案”。
美國媒體指出,為美軍爭得海外司法豁免權,是美國國務院“務必完成的任務”。其一,駐伊美軍虐俘事件甚至波及美軍高層,若國際刑事法庭介入,“后果不堪設想”。其二,伊拉克人將于7月1日收回主權,但駐伊美軍還不走,其法律地位需要盡快明確下來。時間已經很緊迫了,美國必須在最近幾周解決這個問題。所以,中國最近的表態讓美國感到非常緊張。據報道,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內格羅蓬特的發言人透露,因中國要求有更多時間考慮(是否支持美國的提案),美國遂暫時撤回提案;中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若中國使用否決權,駐伊美軍就將失去“法律保護”。
嚴峻的形勢使美國政府不得不行動起來。美國媒體報道說,美國撤回提案后,馬上向中國展開了外交攻勢,布什政府“突然喜歡給中國政府高層打電話了”。5月23日,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應約與美國國務卿鮑威爾通電話。在臺灣問題上,美方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遵守三個聯合公報。據透露,鮑威爾在電話中直言不諱地提到了那份提案。5月29日晚,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應約同美國總統布什通電話。布什表示希望與中方繼續在伊拉克問題上進行合作,并表示理解中方對臺灣問題的關切,強烈重申美方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堅持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反對“臺獨”。5月31日,鮑威爾又同李肇星通了一次電話,主要就聯合國安理會有關伊拉克問題決議草案以及中美關系有關問題交換了看法……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如此主動,讓人感到“很反常”;美方強烈重申不支持“臺獨”的立場,是希望換得中國在伊拉克問題上的支持。
這是中國的報復措施?
中國為何“威脅否決美國提案”?美國媒體認為,美國最近在臺灣問題上激怒了中國,中國這是在“報復”,是要迫使美國“妥善處理臺灣問題”。
第一,五角大樓頻頻向臺灣發出錯誤信息。五角大樓4月1日宣布,計劃向臺灣出售價值近18億美元的遠程預警雷達系統。5月24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一項國防授權法案,其中要求美國與臺灣軍方展開高級別的軍事培訓和交流活動。對此,五角大樓公開表示支持。5月28日,五角大樓公布《2004年中國軍力報告》,猛烈鼓吹“大陸對臺灣的威脅”,稱大陸對臺動武已經不存在技術障礙,“大陸對臺戰略已傾向于以武力解決”。美國媒體認為,中國已被美國軍方的這些舉動激怒,所以才“威脅否決對美軍來說至關重要的提案”。
第二,美國支持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引起中國的強烈不滿。5月18日,第57屆世界衛生大會以壓倒多數的票數,拒絕所羅門群島等少數國家提出的所謂“邀請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世界衛生大會”提案。但就在兩天后,陳水扁又在“就職演說”中叫囂,要在兩年內讓臺灣加入世衛組織。陳水扁之所以如此狂妄,原因即在于“美國國會的強力支持”。
分析人士指出,陳水扁剛剛在爭議中上臺,臺海局勢處于敏感時期,中方認為,美國的這些做法分明是有意地向臺當局發送錯誤信號。一名美國高級外交官告訴《華盛頓郵報》的記者:“這全都與臺灣問題有關”,中國正以否決權為手段,換取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讓步。他認為,中國的做法確實很高明,因為美國最關心的伊拉克問題已經進入關鍵期,美國此時更離不開中國在聯合國的支持。
中國最終會動用否決權?
美國媒體認為,中國“威脅動用否決權”的做法已“初見成效”,布什和鮑威爾輪番往中國打電話就是證明。那么,中國最終會動用否決權嗎?
一些美國媒體認為,“中國可能不會向美國妥協”。人們還記得,1997年中國曾在安理會用過一次否決權。當時,與臺灣保持“外交關系”的危地馬拉局勢陷入動蕩。美國等國提出了向危地馬拉派遣聯合國軍事觀察員的決議草案,于1月10日晚在安理會付諸表決。中國代表投了反對票。安理會當月輪值主席宣布,由于中國是常任理事國,因此,美國的提案不能通過。當時這一幕震動了美國外交界,因為自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以來,中國僅用過兩次否決權。中國代表在說明為何投反對票時說,中國理解危地馬拉的遭遇,但危地馬拉不顧中方一再警告,竟邀請臺灣“外交部長”出席其和平協議簽字儀式,給臺灣從事分裂祖國的行動提供了機會和場合,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英國路透社當時分析說,“臺灣問題不同于其他任何問題”,它能促使中國在聯合國采取最強硬的立場。美國媒體指出,現在,否決權再次同臺灣問題聯系起來,“不能不令美國人擔心”。
多數美國外交人士不同意媒體的說法。他們認為,此事最終會在6月中旬得到解決。一是美國已經多次主動向中國承諾反對“臺獨”的立場,中國的部分目的已經達到。二是雖然美國近來在臺灣問題上做法讓中國不滿,但并沒有發生質的變化。三是中國在使用否決權方面向來極其慎重,這次也會堅持同樣的策略。美國國務院的一名官員認為,今年是美國的大選年,海外美軍士兵能否得到司法豁免權,將對布什的連任之路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布什最終會想盡辦法使這項提案在安理會得以通過。
●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劉愛成
編輯 張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