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山東省城首個經濟適用房項目————北全福小區正式啟動,進入動遷階段。這對于期盼經濟適用房已久的中低收入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個大大的利好消息。然而,更讓市民關注的是,這個經濟適用房項目最后會不會“走樣”?什么人有資格去買?對整個樓市價格有什么影響?就此,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能保證不走樣嗎?
現在的老百姓幾乎都知道,經濟適用房就是政府解決收入較低的工薪階層住房問題的一種政府行為。也就是說,政府通過免收土地出讓金,其他應征收的各項收費減免50%的措施,并對成交價格、購買對象和開發建設單位的利潤進行限制,最終目的就是幫助收入較低、住房困難的家庭。但是,讓省城市民一直耿耿于懷的是,到目前為止,省城一些經濟適用房幾乎到最后都變得有其名而無其實。
據了解,2001年省城西部某座樓盤進行開盤銷售時,吸引了不少媒體報道,因為那是一個以經濟適用房規劃立項的大項目,面積幾十萬平方米,價位僅1200元/平方米左右。但后來人們發現,開發商銷售時根本沒有按照這個價格出售,而是至少賣到1800元/平方米。不少真正需要買房的低收入群體無法享受到實惠,經濟適用房在銷售過程中“變味”。
據有關人士透露,這主要是因為各種相關的優惠政策落實不了,雖然開發商拿到了項目計劃,但到了后來該交納的各種費稅還得交,所以,經濟適用房又變成了商品房。此外,一些開發商擅自改變房屋性質,將建成的經濟適用房項目悄悄以市場價格出售,對外宣稱是經濟適用房,但價格高得離譜,普通消費者根本承受不起。據介紹,每年建設部審批給省城經濟適用房項目計劃在100萬平方米左右,而普通市民見到的真正的經濟適用房幾乎沒有。
經濟適用房能否嚴防走樣?據濟南市拆遷辦的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問題有望在今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根據今年5月份國家制定出臺的第一部《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擅自改變經濟適用房用途的,由土地部門按有關規定處罰;擅自提高價格的,由物價部門依法處罰;擅自向不具備資格的家庭出售的,責令建設單位限期收回;不能收回的,補齊價差,并進行處罰。另外,各有關部門對經濟適用住房收費時,實行收費卡制度,杜絕了亂收費現象。
誰有資格購買?
據介紹,未來的經濟適用房小區———北全福小區60%以上用來安置現在城市建設中一些重點工程的拆遷戶。除此之外,一部分公開向符合條件的中低收入家庭出售。因此,人們非常關心,省城的中低收入家庭的標準到底如何鑒定?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就目前來看,省城對中低收入家庭的界定非常模糊。早在1996年,省城進行大規模住房制度改革時,有關部門出臺了一個文件,其中有一條明確規定:家庭年收入超過3.9萬元,而且人均年收入超過1.3萬元的,屬高收入家庭,其余的皆為中低收入家庭,F在來看,這個界定已經有點不太適應當前的情況了。
省統計局有關人士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目前不僅在濟南,在全國范圍內,對中低收入家庭的界定是個普遍性難題。因為對每個職工的收入情況進行摸底,操作起來難度不小,而且除工資性收入外,其他的收入來源更是難以掌握。比如說,一個家庭可能年收入不到2萬元,但另有房產,這樣的家庭應該算是高收入還是中低收入?
濟南市建委主任田莊日前透露,目前濟南市正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和濟南市的實際情況,研究制定《濟南市經濟適用房管理辦法》,預計9月份能夠正式出臺。該辦法將重點做好濟南市房價收入比的調研測算,確定經濟適用住房供應對象的條件,建立完善經濟適用住房的申請、審批、公示制度。
據悉,在今后經濟適用房的建設中,濟南市將借鑒外地的做法。如2003年,江蘇南通市從“補磚頭”變為“補人頭”。所謂“補人頭”,即政府出面核實統計,核查誰屬于真正的低收入者,誰有資格居住經濟適用房,然后根據不同情況發放相應數額的補貼給這些人。由于有了補貼,低收入者就可以有錢去市場上購置住房,而開發商則無需承擔建設經濟適用房的任務。
能否抑制房價?
從去年末到現在,省城的房價猛升。據濟南統計部門提供的一份數據顯示,濟南市有70%的市民需要用整整6年的收入才能買得起一套價值在20萬元左右的商品房。
“目前濟南市的房地產存在著一個不合理的現象,即商品房價格上漲過快,低價位商品房卻供應量過少,尤其是經濟適用房的建設,基本處于停頓狀態。”業內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房產行業的人士都明白,同一個地段,商品房一個價格,經濟適用房一個價格,而經濟適用房比商品房要便宜10%到15%,這樣自然會對商品房價格有一個下拉作用。而且,有關法規對經濟適用房的價格做出了嚴格限定,要求房價在不高于3%利潤的基礎上確定,因此未來的經濟適用房價格將保持在一個低價的穩定水平上。
山東經濟學院房地產研究所一位教授認為,經濟適用房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要起到平抑房價的作用。像在房價一直最高的北京市,目前漲幅減緩,部分地區平均房價有所降低,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經濟適用房的供應量加大,起到了平衡市場房價的作用。如果省城能大規模地建設一批經濟適用房,相信現在高得可怕的房價肯定會降下來。
本報記者 楊飛越 郝愛萍
責任編輯:趙振宇
資料鏈接
國家5月13日最新出臺的《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規定:
1、經濟適用房建設用地實行行政劃撥方式供應,嚴禁以經濟適用住房名義取得劃撥土地后,改變土地用途,變相搞商品房開發;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和經營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半征收;經濟適用住房項目小區外基礎設施建設費用,由政府負擔。
2、經濟適用房項目建設必須采取公開招標的方式確定開發企業,面積嚴格控制在中小套型,中套住房面積控制在80平方米左右,小套住房面積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
3、國家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建設用于出租的經濟適用住房,以政府核定的價格向符合條件的家庭出租。
都知道,經濟適用房就是政府解決收入較低的工薪階層住房問題的一種政府行為。也就是說,政府通過免收土地出讓金,其他應征收的各項收費減免50%的措施,并對成交價格、購買對象和開發建設單位的利潤進行限制,最終目的就是幫助收入較低、住房困難的家庭。但是,讓省城市民一直耿耿于懷的是,到目前為止,省城一些經濟適用房幾乎到最后都變得有其名而無其實。
據了解,2001年省城西部某座樓盤進行開盤銷售時,吸引了不少媒體報道,因為那是一個以經濟適用房規劃立項的大項目,面積幾十萬平方米,價位僅1200元/平方米左右。但后來人們發現,開發商銷售時根本沒有按照這個價格出售,而是至少賣到1800元/平方米。不少真正需要買房的低收入群體無法享受到實惠,經濟適用房在銷售過程中“變味”。
據有關人士透露,這主要是因為各種相關的優惠政策落實不了,雖然開發商拿到了項目計劃,但到了后來該交納的各種費稅還得交,所以,經濟適用房又變成了商品房。此外,一些開發商擅自改變房屋性質,將建成的經濟適用房項目悄悄以市場價格出售,對外宣稱是經濟適用房,但價格高得離譜,普通消費者根本承受不起。據介紹,每年建設部審批給省城經濟適用房項目計劃在100萬平方米左右,而普通市民見到的真正的經濟適用房幾乎沒有。
經濟適用房能否嚴防走樣?據濟南市拆遷辦的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問題有望在今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根據今年5月份國家制定出臺的第一部《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擅自改變經濟適用房用途的,由土地部門按有關規定處罰;擅自提高價格的,由物價部門依法處罰;擅自向不具備資格的家庭出售的,責令建設單位限期收回;不能收回的,補齊價差,并進行處罰。另外,各有關部門對經濟適用住房收費時,實行收費卡制度,杜絕了亂收費現象。
誰有資格購買?
據介紹,未來的經濟適用房小區———北全福小區60%以上用來安置現在城市建設中一些重點工程的拆遷戶。除此之外,一部分公開向符合條件的中低收入家庭出售。因此,人們非常關心,省城的中低收入家庭的標準到底如何鑒定?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就目前來看,省城對中低收入家庭的界定非常模糊。早在1996年,省城進行大規模住房制度改革時,有關部門出臺了一個文件,其中有一條明確規定:家庭年收入超過3.9萬元,而且人均年收入超過1.3萬元的,屬高收入家庭,其余的皆為中低收入家庭,F在來看,這個界定已經有點不太適應當前的情況了。
省統計局有關人士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目前不僅在濟南,在全國范圍內,對中低收入家庭的界定是個普遍性難題。因為對每個職工的收入情況進行摸底,操作起來難度不小,而且除工資性收入外,其他的收入來源更是難以掌握。比如說,一個家庭可能年收入不到2萬元,但另有房產,這樣的家庭應該算是高收入還是中低收入?
濟南市建委主任田莊日前透露,目前濟南市正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和濟南市的實際情況,研究制定《濟南市經濟適用房管理辦法》,預計9月份能夠正式出臺。該辦法將重點做好濟南市房價收入比的調研測算,確定經濟適用住房供應對象的條件,建立完善經濟適用住房的申請、審批、公示制度。
據悉,在今后經濟適用房的建設中,濟南市將借鑒外地的做法。如2003年,江蘇南通市從“補磚頭”變為“補人頭”。所謂“補人頭”,即政府出面核實統計,核查誰屬于真正的低收入者,誰有資格居住經濟適用房,然后根據不同情況發放相應數額的補貼給這些人。由于有了補貼,低收入者就可以有錢去市場上購置住房,而開發商則無需承擔建設經濟適用房的任務。
能否抑制房價?
從去年末到現在,省城的房價猛升。據濟南統計部門提供的一份數據顯示,濟南市有70%的市民需要用整整6年的收入才能買得起一套價值在20萬元左右的商品房。
“目前濟南市的房地產存在著一個不合理的現象,即商品房價格上漲過快,低價位商品房卻供應量過少,尤其是經濟適用房的建設,基本處于停頓狀態!睒I內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房產行業的人士都明白,同一個地段,商品房一個價格,經濟適用房一個價格,而經濟適用房比商品房要便宜10%到15%,這樣自然會對商品房價格有一個下拉作用。而且,有關法規對經濟適用房的價格做出了嚴格限定,要求房價在不高于3%利潤的基礎上確定,因此未來的經濟適用房價格將保持在一個低價的穩定水平上。
山東經濟學院房地產研究所一位教授認為,經濟適用房的建設在很大程度上要起到平抑房價的作用。像在房價一直最高的北京市,目前漲幅減緩,部分地區平均房價有所降低,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經濟適用房的供應量加大,起到了平衡市場房價的作用。如果省城能大規模地建設一批經濟適用房,相信現在高得可怕的房價肯定會降下來。
楊飛越 郝愛萍
資料鏈接
國家5月13日最新出臺的《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規定:
1、經濟適用房建設用地實行行政劃撥方式供應,嚴禁以經濟適用住房名義取得劃撥土地后,改變土地用途,變相搞商品房開發;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和經營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半征收;經濟適用住房項目小區外基礎設施建設費用,由政府負擔。
2、經濟適用房項目建設必須采取公開招標的方式確定開發企業,面積嚴格控制在中小套型,中套住房面積控制在80平方米左右,小套住房面積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
3、國家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建設用于出租的經濟適用住房,以政府核定的價格向符合條件的家庭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