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濟南6月8日電(韓迎祥)投資3000多萬元的“壽光國際農業科技培訓中心”近日在山東壽光市動工興建。這個中心發起人之一的壽光市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說:“原來我們習慣把有手藝的農民叫做技術員,今后我們將培養自己的農業專家,從這里走出去的都將是‘國際農業專家’。”
據了解,去年6月
,王樂義與美國育苗專家托馬斯博士見面交流時,碰撞出一個想法:整合世界上農業發達國家的先進流程,建立一個類似“農業科技聯合國”的培訓中心,不僅培訓中國農民,而且培訓外國農民。
為了探討這個創意的可行性,王樂義等人幾個月來“穿梭外交”,與美國、以色列、荷蘭、德國、丹麥、日本、韓國、西班牙8個國家的農業專家和科研教學機構頻繁接觸,最終敲定了這個聯合培訓項目。
即將建成的培訓中心區占地300畝,分為專業技術培訓區和商業示范推廣區。預計每年能容納2萬人,在這里接受系統培訓,內容包括育苗、栽培、采后處理、包裝、運輸、市場銷售等各個環節。中國農民進入這個中心,不用出國,就能學習到8個國家的先進農業理念和技術。同時,中國農民經過培訓,取得西方發達國家認可的技術證書,出國就是專家,而不再是一般技術員。項目總經理宋波說:“我們的農民在農業領域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實踐經驗,在許多方面比邀請來的外國專家還內行。只是理論缺乏一些,沒有資格認定。”
王樂義是冬暖式大棚的發明人,10多年來,他毫無保留地將這一技術向國內外傳播,掀起了一場波及大江南北的“綠色浪潮”,他對新技術的傳播,新型農民的打造情有獨鐘。他說:“依托這個中心,一個王樂義可以變成多個王樂義,一國技術可以繁衍成多國技術。從這里走出去的將是真正的中國蔬菜生產專家。”
據王樂義介紹,這個培訓中心將于2004年10月份建成,以色列、荷蘭和美國的播種生產線將率先進入,其他國家先進農業模式也會陸續入駐。(完)
責任編輯 原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