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護人員悉心照料下,住在山東省立醫院的4名傷員正順利康復。16日上午,記者身著隔離衣走入病區對他們進行獨家專訪,聽傷員們講述恐怖襲擊前后的經歷。
40分鐘躺著不敢動
江西籍傷員徐啟松今年29歲。他是不折不扣的幸存者,他所
在的帳篷除了身負重傷的他,其他9人全部喪生。當時他極度恐懼,躺在黑暗中40多分鐘一動不敢動,直到阿富汗軍人到達現場。
“當時我們都睡得很沉,突然被很近的地方的槍聲驚醒,槍聲密集,聽起來很響很嚇人。即使在槍聲間歇的時候,我們也都是一動不動,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全都嚇蒙了。
那晚的很多事都被嚇忘了,似乎聽到過工友小聲呻吟,但最后靜下來了,周圍一片漆黑,我滿耳朵都是自己心跳和呼吸的聲音。足足躺在地上40多分鐘一動不敢動,直到阿富汗軍人到達現場。
其實我知道自己負傷了,左臀部疼,流血很多我也能感覺到。子彈是我自己用手從傷口里掏出來的,現在更是后怕,醫生說這樣會造成傷口感染,幸虧現在條件好了。”
地鋪救了我們的命
山東陽谷籍的席守忠是另外一名重傷員,42歲的他右小腿被子彈貫通,造成脛骨骨折。
“我們4個比較熟的工友住在一個最小的帳篷里,睡的是地鋪,帳篷上的彈孔集中在齊腰高的地方,所以我們帳篷里傷亡少,如果我們睡在床上,就危險了。
恐怖襲擊發生前后,我們都是一動沒動,也根本沒有辦法保護自己,只能由著恐怖分子掃射,幸虧沒有被子彈擊中致命位置。
(槍聲)像放鞭炮一樣,開始我們并沒有意識到這是槍聲,在國內,誰也沒聽到過這樣密密麻麻放槍的,后來才明白過來。第二輪掃射時,我感覺右腿突然間一麻,伸手摸到流血就知道自己受傷了。以后多次轉院治療,知道自己傷得不輕。”
回到國內,在大型醫療機構治療的席守忠看上去比較輕松,采訪前,他正在通過電視收看NBA總決賽。
踏上回國飛機才踏實
36歲的王金生是4人中傷勢最輕的一個,右上臂軟組織槍傷已基本痊愈,不久便能出院。
“我們去的時間不長,只是原來認識的或者在同一帳篷里住的熟一些。當時(襲擊事件過后)我們先被送到昆都士一所醫院,那里的規模比較小,大約相當于國內鄉鎮衛生院的規模,清創消毒用自來水,將毛巾弄濕了直接擦傷口。在大使館協調下,很快我們就轉到附近的德國維和部隊戰地醫院,在那里,重傷員接受手術,輕傷員進行包扎,后來,又坐直升飛機到達喀布爾。
盡管傷勢不重,但我也是非常害怕,轉院過程中最擔心,害怕再遇到恐怖分子,重傷員們肯定更加擔心。后來知道就要回國治療了,才放心一些,登上回國的飛機后,心里終于踏實了。”
記者離開時,王金生拿過電話開始撥號,昨天妻子帶來了一些親朋好友的聯系電話,王金生已經聯系了其中多位,逐一報了平安。
國產軍用帳篷里無傷亡
采訪時,44歲的江西廣豐籍傷員蔣昌泉非常激動,今晨5:00,妻子和姐姐來到濟南探望他,從15日上午8:00起身,足足走了20多個小時,見面時,蔣昌泉和妻子一度熱淚盈眶。
“現在已經沒事兒了,傷口只是換藥時還有點疼,醫生說創口正迅速愈合,子彈再偏一點就麻煩了。
江西籍的工友傷亡很多,比較起來我實在幸運。工地上5座帳篷分兩種,雙層的綠色軍用帳篷里沒有傷亡,這些從國內帶去的帳篷上連彈洞都沒有,白色帳篷是阿富汗當地生產的,都被打成馬蜂窩了。
現在我最想回家看看,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年齡都不大,孩子的媽媽來濟南了,家里沒人照顧他們讓人惦記。” (記者 高俊峰 張璐)
責任編輯:趙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