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農業大市的山東萊西市積極引導農民增收,出現了不少新鮮事,涌現出了5000余名農民“白領”、“年薪制”和“經紀人”,他們被譽為致富路上的“農民專家”。去年,山東萊西市農民人均純收入4258元,地方財政收入4.0277億元,分別增長7.9%和25.5%。
“白領”菜農——周傳
波
“在外面當農業指導,月收入1800多元,一年下來2萬多。在村里像我這樣在外面作技術指導的農民還有10多人。”
青島市第一批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之一的孫受鎮遲家莊菜農周傳波如是說。
在孫受鎮,大棚蔬菜生產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產業。許多菜農成為當地棚菜生產的“土專家”,他們經常被外地農民聘請去做技術指導,成了棚菜生產的“白領”一族。遲家莊村還注冊了“遲家莊牌”黃瓜商標,他們生產的黃瓜大量銷往上海、青島、大連等地超市。近年來,隨著知名度的增加,大批外地農民到該村參觀學習棚菜種植技術,蒼山、即墨、海陽等地及本市周圍村莊還高薪聘請遲家莊村的種菜能手前去做常年技術顧問。
“年薪制” ——周祥文
日莊鎮溝西村奶牛養殖大戶周祥文,搞起了家庭“年薪制”,讓周圍的群眾大開眼界。今年57歲的周祥文現在發展了70頭規模的奶牛養殖場,日產奶量達1500斤,他的兩個兒子和兒媳也全在養牛場里,周老漢便在家庭中定規立矩,實行起了“年薪制”。
這樣的年薪制實行三年了,除了每月發工資外,生活和醫療費由集體承擔,年底還拿出1萬元作為年終獎金,工作分工十分明確,周祥文任總指揮,其他人固定工資都是每月600元,但工作中卻獎罰分明,別看帳分得細,可周家人并沒分家,吃住都在一起,日子過得和和美美。
“牛經紀”——劉振海
去年一年,馬連莊鎮彭格莊“牛經紀”劉振海,從東北購進奶牛350余頭,周圍村莊的養牛戶大部分從他那里買牛。據了解,劉振海是從東北遷入的,原本就在當地養牛,受萊西奶牛業美好的發展前景和優惠的政策吸引,落戶到該市,一邊養牛,一邊發揮了解東北奶牛市場的優勢,當起了“牛經紀”。馬連莊鎮新增奶牛1500余頭,劉鎮海一人引進的就占了全鎮的近四分之一。目前萊西市涌現出像劉鎮海這樣的“牛經紀”120多人。
近幾年來,山東省萊西市已發展成為全省最大的奶牛養殖基地,畜牧業占農業總收入的46%。(宋學春 謝炳軍 )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