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圖:已經長大的“鄭迷們”依然支持他。 |

|
圖:新一代的“鄭迷”又長成。
|
早報訊
“童話大王”鄭淵潔(圖)昨日來到青島書城,簽售《鄭淵潔作品超級套餐系列叢書》,他的到來吸引了島城上百名讀者,昨天在書城等簽售的讀者從四五歲的兒童到三十多歲的成年人都有,其中不乏看著鄭淵潔的童話長大的爸爸媽媽級讀者。《鄭淵潔作品超級套餐系列叢書》由學苑出版社出版,收錄了鄭淵潔歷年作品50多部,其中包括讀者最熟悉的“舒克和貝塔”“皮皮魯和魯西西”“大灰狼羅克”的系列故事,和《生化保姆》《病菌集中營》等受大學生喜愛的長篇小說。
雖然寫過很多給成年人看的小說,但鄭淵潔的作品總是習慣性地被歸在兒童讀物一類,鄭淵潔說:“這套叢書比較全面地收錄了我的作品,從低幼讀物到成人小說都有,適合不同年齡段的讀者,小孩到成年人都可以從中找到適合自己閱讀的作品。”
讀者花絮
老鄭,我們愛你
“老鄭,我們愛你!”當鄭淵潔出現在簽售現場的時候,四位學生模樣的讀者舉著印有鄭淵潔頭像的自制
T恤衫和《生化保姆》等書,向“童話大王”熱烈致意。
這幾位“鄭迷”是從鄭淵潔官方網站 w
ww.zhyj.com上認識的,分別來自青島科技大學、青島大學醫學院等學校,其中24歲的徐鵬飛去年已經大學畢業了,當起 F
ans來仍舊熱情高漲,他興奮地說:“我追老鄭已經15年了,今天終于等到他。15年前,我為了買一本《童話大王》,得跑一趟縣城,很遠,可是我從來沒耽誤過。”
不讀《童話大王》許多年
支持者里面也有是來專程提意見的,一位三十多歲母親模樣的讀者很尖銳地說,“我是從小看著《童話大王》長大的,從前每期必買,但我從去年開始我已經不看《童話大王》,因為里面的故事我小時候都看過了。”
對此,鄭淵潔解釋說:“我曾經寫過一些給伴隨著我的童話長大的讀者看的小說,但因為有愛情的情節,有的家長不同意,批評說‘少兒不宜’,因此寫了一段時間后停了,恢復寫低幼讀物。”他有些無奈地說:“我也不希望我的作品總被放在兒童讀物的書架上。”
“童”言“童”語
號稱“童話大王”的鄭淵潔說起與小孩子的相處之道也是很有見解,這一點,從他對自己兒子的教育上就可以看得出,兒子兩歲時,鄭淵潔就讓他輟學,自己編寫教材教育他,說起這些有關“童”言“童”語的事情,鄭淵潔的說辭也充滿童趣。
“我把小學初中的教材通讀了兩遍,覺得書里該讓孩子知道的東西沒說,不必讓他們知道卻有很多,因此我就讓兒子輟學了。”
———鄭淵潔解釋讓上二年級的兒子退學,自己編教材教育兒子的原因。
“我給兒子編了十本教材,分道德篇、創新和懷疑篇、性教育篇、法制篇,每部四十萬字,都用童話的方式寫成。”
“第一部是道德篇,道德對孩子是很重要的。但這種道德并非是宣誓不上網吧的那種道德。我需要要讓兒子知道,他怎樣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這種尊重和考試好壞無關,而和真正的道德有關。”
———在鄭淵潔為兒子編寫的教材中,開篇就是講道德,不過他的道德很“不一樣”。
“事實證明,我的兒子不比別人差,他沒有上過大學,但他現在是一家網絡公司的技術總監。我曾經只擔心一件事,他沒有在公共環境里成長,和人交往會有障礙,但現在這種擔心不存在了———他和女朋友的交往我看不出有什么問題。”
———鄭淵潔自認為自己的育子之道很成功。
“14歲以下的女孩,她的衣服不是衣服,是監獄高墻的電網,當你把手伸進去的時候,你就必然遭到法律的嚴懲。”用這種語言和方式,他會一下子記住。
———鄭淵潔自編教材中節選的一句話。本組撰稿攝影單蓓蓓
鄭淵潔自述童話創作之路
“失戀逼我寫作”
在中國,寫童話出名的人到目前為止似乎只有鄭淵潔一人,他是如何走向寫童話的道路,一個人寫了20多年,靈感又來自哪里?聽聽鄭淵潔的自述,我們會發現,原來,一個名人走過的路竟然如此普通。
寫作目的不“童話”
我開始寫作童話是想通過作品達到自己構筑世界的目的,后來成了我的謀生手段。
上小學時,我們接受的教育習慣于對人甚至動物都進行品質劃分,有一次老師曾把我叫到最前面,讓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一百遍“鄭淵潔是咱們班最沒出息的人”,人這樣,連動物也不能幸免,大灰狼是壞的,豬是蠢的,猴子是中性的等等。當我有了話語權的時候,就想改變這種觀念,因此我把老鼠寫成好的———那時候米老鼠還沒有傳進中國。
其實我真正寫作還因為我第一次戀愛的失敗。我文化水平低,只上了四年小學,就趕上文化大革命,“文革”后,很多人都考大學,當時我是一名水泵工人,女朋友的父母偏要求我必須考上大學才同意我們的事,但我根本考不上大學,戀愛就告吹了。我就想找一個不上大學也能出人頭地的辦法,我記起二年級時一篇作文受到老師的表揚,就開始寫作了。后來寫作成了我的謀生手段,要想讓作品賣得多,就得寫得好。
靈感來自胡思亂想
作家有兩種,一種是寫自己經歷的事,一種是想象力豐富。我屬于后一種,我小時候就愛胡思亂想,愛走神,并且我發現在我駕駛交通工具的時候靈感最多。一開始我邊騎自行車邊走神,產生過不少靈感,后來騎摩托車,靈感多了,1991年我開了汽車,靈感更加豐富,但開汽車時走神很危險,我就想了一個好辦法,專門往堵車的地方開。北京交通臺有經常報道哪哪堵車了,望駕駛員繞道行駛,于是我就專門開著去了。一邊堵車一邊走神,有時可以看到美女,靈感特多。這些靈感我記了三本,后來都成為我寫作的素材。當然了,生活對我的寫作也重要,是另一種獨特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