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房地產、市政建設、環保產業迅猛發展,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的推波助瀾,國內的建筑市場空前繁榮。與此同時,與建筑結合緊密的暖通類產品也開始興旺起來,中央空調相關工程項目開始被日益關注。然而,中央空調業的快速增長也暴露了一些新的問題,如消費者對品牌認知度模糊、銷售渠
道的特殊和企業與行業的信息溝通不暢等。
6月18日,一場由中國制冷協會主辦、海爾中央空調和《暖通給排水》雜志承辦的"2004年首屆全國暖通空調工程設計及產品信息交流會議"在北京召開,此次由協會做媒,企業唱戲的創新做法吸引了眾多設計院和房產商參會,會上許多關于中央空調發展、市場前瞻等嶄新的觀點讓與會專家和廠商興奮不已。來自北京知名設計院的與會專家還就中央空調渠道變革和中國暖通行業如何更好的配合國產中央空調品牌興起進行了深入研討。
行業迅猛發展 促生民族品牌興起
據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2003年全國大中型制冷空調設備及配套設備工業總產值高達393.8億元,較2002年增長26.4%。
長此以來,國內中央空調市場大多被國外品牌所占領,而近兩年來行業的迅猛發展促使越來越多的民族品牌興起,并很快具備了與國外百年品牌同臺競技的實力,已經在中央空調領域摸爬滾打了八年之久的海爾中央空調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據了解,海爾中央空調自進入中央空調以來,已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型一拖多中央空調、大型冷水機組、大型商用多聯機組等多系列的中央空調產品,全國樣板工程10000多個。在此次會上,海爾向參會的專家展示了兩款最新研發出的產品,一款是可抑制軍團菌滋生的整體式螺桿機組,另一款是國內最大的40P雙變多聯變頻中央空調,該兩款機組皆因其與眾不同的特點和高技術含量而成為與會專家關注的焦點。
會上,海爾大型中央空調的技術顧問向與會專家詳細介紹了海爾中央空調的產品系列和各地的樣板工程。主持此次大會的中國制冷學會秘書長邱忠岳在聽取介紹后表示:國產品牌中從家電業轉型到中央空調的企業很多,但是像海爾這樣有實力做大型中央空調的,國內目前還沒有發現。海爾的實力將對整個中央空調業起到規范和促進。
渠道亟待變革 中央空調要嬗變
與普通家用空調不同,中央空調必須根據建筑的特點進行設計、施工,可以說每一戶的設計都可能是不同的,是極具個性化的電器產品,因此中央空調的營銷渠道和策略也絕對不同于普通家用空調采取的零售方式。
業內人士透露,目前中央空調80%以上的銷量是通過建筑設計院、工程投標等渠道獲得,所適用的建筑也不一而足,從醫療、房產、科研、娛樂、休閑、教育、辦公等各個建筑環境。此次大會中就有北京通盈雙全、紫金銀筑、合生北方、華野等眾多房地產公司和辦公樓工程招標單位主管200余人參加。據了解,這些工程招標單位大多是慕名而來,希望通過此次專業盛會來了解中央空調產品,同時挑選適合的中央空調來配套。 由此看來,雖然目前中央空調廠商大多由家電轉型而來,但在市場渠道上卻大有不同。中國建筑學會暖通空調委員會主任委員吳元煒先生指出,中央空調必須改變以往家電的營銷渠道,要走工程路線,當然,這需要制造商和經銷商來共同努力探索適用于該市場特點的銷售方式,此次大會也為廠家和設計院之間提供一個信息交流的平臺,這種交流是非常關鍵的。
信息交流需要平臺 廠商消費者才能多贏
據許多到場的設計院專家透露:對中央空調來說,信息交流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設計院只有及時準確的了解企業和行業信息,才能在中央空調產品推介中有的放矢,目前大多企業都采用在各地召開產品推介會的形式來向業界宣傳其新品信息。此次大會同樣把搭建信息交流平臺作為重頭戲展開,會議通過專題講座、產品展示、音像播放、座談交流等方式和手段,對企業的新產品(如海爾整體式螺桿機組和40匹多聯機組)和行業的新技術(如板式換熱器的技術應用等)進行活動交流,既滿足了工程設計人員及各單位設備主管充分了解最新的國內外先進的產品設備及技術信息需求,又為企業產品在工程中的具體應用提供了平臺,實現了雙贏、多贏的目的。
在會上,海爾中央空調成了最大的"贏家"。在聽取了海爾中央空調的產品和在各地樣板工程林立的介紹后,眾房產商紛紛選擇與海爾簽下合作協議,據不完全統計,現場僅此一項就達成意向合作定單約3000多萬元,并被評為"建筑首選中央空調品牌"。
寶華集團京海換熱設備有限公司,中房耐克森,德國寶公司沈陽航發,化大化新,正野電器,金邁德利等40余家分別來自北京及各地的,代表著中央空調換熱機組、電熱鍋爐、熱計量、發熱電纜、電熱膜、加濕器、水處理等國內外最先進的技術設備的單位也都滿載而歸。 出席本次會議的著名暖通專家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狄洪發認為:國內企業已經越來越認識到信息溝通的重要性,這對整個國產品牌的興起大有益處,希望搭建更多的便于企業和設計院交流的平臺。
規模決定效益 品牌決定實力
據業界人士介紹,其實我國從事大型中央空調的企業并不在少數,但真正形成規模和品牌的卻鳳毛麟角。像江浙一帶的中央空調生產小廠,大多以加工生產為主,為別人OEM,自己生產出來然后貼上國外品牌的牌子對外銷售,既沒有規模,更談不上品牌。
中國制冷學會秘書長邱忠岳說,中國中央空調業如果要走可持續性發展之路,必須擁有自己的品牌,品牌是前提,只有擁有了自己的品牌才能夠去考慮規模的問題,作為行業來說,應該愛護我國自己的品牌,支持民族品牌。
國內像海爾、遠大、大連冰山、冰輪等中央空調品牌已經具備了相應的規模和品牌影響力,尤其是海爾,其品牌價值達530億元,是目前我國最有價值的品牌。據了解,海爾中央空調還走出國門,先后入駐了希臘雅典奧運村、希臘總理官邸、美國西海岸別墅群等建筑,成為真正站在國際舞臺上的世界名牌。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效益,有了品牌,還需要規模上的"大"和"強"。只有有了規模,才能快速滿足市場需求,才有與國外品牌同臺競技的實力,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先機。而國內許多企業如海爾、遠大等,已經具備的相當的規模,尤其是海爾,其生產基地是目前國內最大的中央空調生產基地。
行業拒絕盲從,涉足還需謹慎
在大會中,與會專家還對目前中央空調市場形式表示擔憂,尤其是小型中央空調市場,眾多家電品牌的紛紛進入,無疑會加劇競爭的白熱化,而且會導致整個行業的不規范現象增多。
專家指出:雖然目前大型中央空調由于門檻過高,進入的企業不多,但中小型中央空調雖然仍用于家用環境,但因其仍具較高的技術含量,無論從技術、生產還是銷售,都完全不同于普通的家用空調,那些技術不過關的企業盲目進入,必然會捉襟見肘。
據了解,近年來,美的、格力、奧克斯等眾多品牌紛紛進軍中央空調領域,使國內中央空調市場一度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這從一定意義上講促進了行業的快速發展,但由于進入中央空調領域企業良莠不齊,使得中央空調行業出現新的問題,據悉,2003年,家用中央空調的投訴率高達40%。
專家提醒:行業拒絕盲從,涉足還需謹慎。
"消化、吸收、創新"曾是中國制冷業早期的發展方針,而現如今,隨著一些擁有強大經濟實力和創新意識的企業加入這一領域,中國的制冷業開始真正走向自主創新階段。一種普遍認可的觀點是:國內中央空調憑借天時地利之勢,讓國內的消費者青睞有加。"盲目崇外"的消費觀念漸漸成為了歷史。中國中央空調業的春天雖然姍姍來遲,但畢竟已經來臨,而像這種由協會搭建的信息平臺,無疑讓行業的春天來得更早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