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薛冰 通訊員 賴紅英)
廣東省教育廳昨日在廣州召開全省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座談會,公布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見(討論稿)》(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高校全面推行聘任制、黨政工作人員應控制在學校人員總數的20%以內。據悉,廣東省有關部門正根據國家工資管理的有關規定,研究制定有
關的政策措施,包括改變高校的撥款方式,逐步取消高校教師工資統一發放制度等。
高校建立解聘辭職制度
省教育廳表示,近幾年來,廣東省高校實行聘任制的工作進展不理想,很多學校流于形式,沒有實質的改革內容。因此要全面實行合同管理,完善教職工考核制度。
《意見》要求,廣東高校將全面推行聘用制度,破除職務終身制和人才單位所有制,學校和教職工通過簽定聘用合同,確定單位和個人的人事關系,高校要建立解聘辭職制度,學校可以按照聘用合同解聘教職工,教職工也可按照合同辭聘。通過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實現用人上的公開、公平、公正。廣東將進一步擴大高等學校的人事管理自主權,以推行聘用制和加強崗位管理為重點,搞活工資分配制度,建立充滿生機活力的用人機制。
行政人員數量不超兩成
高校可以根據需要自主確定教學、科研、行政職能部門等內部機構的人員配備,高校的內設機構不要求上下對口,合并主體職能相近的部門,對任務性質基本相同的機構可實行合署辦公。學校教學、科研和教育教學輔助人員應占學校人員總數的80%以上,其中專任教師應達60%以上,其他黨政工作人員則應控制在學校人員總數的20%以內。
高校管理人員也改聘任
高校的管理人員試行教育職員制度,教育職員實行聘任制,該制度先在部分高校試點,待經驗完善后,在全省高校逐步推開。同時,高校選人用人要實行公開招聘和考試的方法,并通過聘任社會兼職教師,短期聘任專業技術人員,不轉戶口、不轉關系,通過簽訂合同,明確受聘人員的職責和任務。學校根據受聘者完成工作量和質的情況付予相應的工資或酬金。
鼓勵大學城內互聘教師
廣東省將鼓勵高校之間互聘、聯聘教師,特別是在大學城,通過聘任社會兼職教師,實行在學研究生的助教、助研、助管的“三助”制度。被聘人員有權要求學校按照聘用合同提供教學、科研等工作條件。
據了解,目前省教育廳正組織力量建立“教師信息網”,屆時將定期公布各校需要或富余的教師情況,以推動教師互聘和資源共享工作的開展。現在大學城10所高校中開展教師互聘、資源共享工作,再逐步推向其他城市和全省高校。
鼓勵部分教師先富起來
高校將建立以崗定薪、按勞取酬、優勞優酬、以崗位工資為主要內容的校內分配辦法。要將教職工的工資收入與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以及知識、技術、成果轉化中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直接掛鉤,向優秀人才和關鍵崗位傾斜,允許學校在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取得的收益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獎勵對產業有貢獻的人員,允許和鼓勵高校專業技術人員通過轉化科技成果、促進科技進步先富起來。
《意見》要求各高校要積極探索建立以崗定薪、按勞取酬、優勞優酬、以崗位工資為主要內容的校內分配辦法。崗位津貼級別是依據上崗人員的崗位、職責與貢獻,而不是行政職務、專業職稱和工作年限劃分。
省教育廳表示,省有關部門正根據國家工資管理的有關規定,研究制定有關的政策措施,包括改變高校的撥款方式,逐步取消高校教師工資統一發放制度等。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