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的監視系統將犯罪嫌疑人趙某等4人的犯罪活動看得一清二楚,他們拿著搟面杖還沒開始行兇就被抓了。大連市中山區人民檢察院以搶劫罪對4人提起了公訴。
趙某、王某、孫某、李某此前均系沈陽某洗浴城的服務員,他們中最大的不到24歲,最小的才剛滿19歲。4人因老板拖欠工資而走
到一起,打起了搶劫儲戶的歪主意。
3月初的一天,趙某等4人預謀到大連銀行搶劫儲戶,并進行明確分工。趙某進入銀行尋找確定目標,用手機通知王某,再由王某通知孫某和李某動手實施搶劫,趙某和王某接應。
3月15日5時許,4人竄至大連,當日即在某小商品市場購得3根木質搟面杖。3月18日12時許,他們攜帶搟面杖、彈簧刀竄到大連市中山區某銀行。趙某尋找目標,見到儲戶張某從銀行取錢,電話通知同伙,4人對張某尾隨伺機進行搶劫,尾隨至中山廣場另一家銀行,趙某進入該行對張進行盯梢,銀行監視系統的工作人員從屏幕發覺后感到可疑報警,4人當場未實施搶劫,到中山廣場休息時被警方全部抓獲。到案后他們供認了預謀搶劫的事實。
負責辦理此案的檢察官易斌說,此案由于破獲及時而避免了危害后果的發生,但其過程頗值得人們警惕與思考。首先,通過銀行的監視系統可以看到張某支取數額較大的存款時只身一人,危險性較大;且其防范意識薄弱,在錢款取出時,當場逐張清點引起了犯罪嫌疑人的注意,進而提供了充分的作案準備時間;另外,受文明程度的局限,人們對于公共場所人與人之間應當保持的適當距離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1米線也僅限于銀行的窗口,全神貫注存取款的人們很容易忽視身邊可能存在的危險。
現代社會中,銀行作為金融樞紐,和其他公共場所相比具有更高的誘發侵犯財產型犯罪的危險性,在此提醒各位銀行工作人員和廣大儲戶,千萬要提高警惕。 (
半島晨報
李社生)
責任編輯:孫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