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月底開始,惠州市交通局等17個首批試點單位的干部職工領到首筆個人公務交通費,這些單位共267輛公務用車將全部上交。3個月內,惠州公務用車改革全面推向市直76個黨政機關單位。據悉,這是我省首個在全市范圍內試行公車改革的地級市。作為全省改革試點,惠州的車改工作受到省委、省紀委高度關注。
經過
前幾年在大亞灣西區辦事處、惠陽淡水鎮等基層單位的摸索,惠州公車改革試點目前已全面鋪開。
按照惠州市車改方案,7月7日前,首批17個試點的267輛公車要全部上交惠州市公車改革領導小組,其中206輛委托拍賣;其余61輛組建機關公務車隊,以備各特殊崗位、特殊公務和執法執勤租用;執法執勤車經審核后予以保留,納入公務車隊統一停放統一管理;特殊公務交通經費實行定額包干;以上單位的在職公務人員領取市財政撥發的公務交通費,分別為每人每月200至2000元不等,除執行特殊公務以外的公務交通經費一律由個人支付。此外,惠州還制定了9個配套辦法,從經費、車輛、司機、紀律等方面對車改予以全面規范,同時提出對違反公務用車紀律的予以處罰并追究責任,鼓勵社會各界監督和舉報,以確保車改順利進行。
按計劃,從10月份起,公車改革將在惠州市直76個單位全面展開。初步測算,屆時惠州市直公務用車費用,可望由現在的每年6000余萬元壓縮至不到4000萬元,節省2000萬元,節約30%左右。其中僅大亞灣60個單位即可節省330萬元,平均每車每年節省3萬元。
車改可以遏制超標配車、公車私用濫用、用車費用嚴重超標等“車輪腐敗”病。調查表明,2003年財政給全市市直黨政機關包干車輛經費為1178萬元,但當年開支卻高達6339.2萬元,超標近6倍,占當年市直財政預算總收入的7.5%!作者:記者陳海峰
編輯 張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