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伙伙盜油賊,從山東竄到新疆塔里木油田瘋狂盜油,還商議成立“盜油(分贓)股份制公司”。僅2003年3月至11月的8個月時間內,這些不法分子在輸油管道上打孔13個,盜竊原油近一千噸,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一千多萬元,使油田嚴重受損,并直接威脅國家的西氣東輸進程。
2004年2月18日,公安部領導作出重要批示
:將此案列為公安部掛牌督辦案件,公安部五局和山東省公安廳協助和全力配合新疆公安廳徹查、嚴辦此案……
截至2004年6月中旬,塔里木公安局查明此案涉案人員近三十人,警方歷時四個半月,行程一萬五千余公里,在新疆、山東兩地先后抓獲涉案犯罪嫌疑人二十余人,摧毀犯罪團伙5個,其余犯罪嫌疑人已經被上網緝捕……
新疆塔里木油田是我國西部有名的大油田,是西氣東輸的主資源地。在塔里木油田不斷壯大、加速發展的同時,不法分子也將目光瞄向這里,不斷策劃和實施著犯罪活動。
2003年10月至11月間,塔里木輸油氣公司通過巡線和管道內檢測技術,發現在輪庫、庫鄯管線上被人打孔13處,使塔里木油田原油外輸嚴重受阻。在公安部、新疆自治區公安廳的指導協調和巴州公安局鼎力支持下,塔里木公安局全警行動偵破此案,截至2004年6月中旬,在新疆、山東兩省區先后抓獲涉案犯罪嫌疑人二十余名,破獲在輪庫、庫鄯管線上的打孔盜油破壞易燃易爆設備9起,查明被盜原油七百余噸,同時帶破2003年6月在新疆石河子境內克拉瑪依至烏魯木齊輸油管線上打孔盜油破壞易燃易爆設備案1起,2003年4至7月在山東、寧夏境內的打孔盜油破壞易燃易爆設備案2起,繳獲贓款四十余萬元。
特大打孔盜油案震驚公安部
2003年11月20日,已是萬家百姓安然入睡的夜晚,在擔負塔里木油田安全保衛職責的塔里木公安局辦公樓內,還是一片燈火通明。
當天上午,中國石油管道塔里木輸油氣分公司將一份《輪庫、庫鄯輸油管線打孔盜油案情報告》,送到了塔里木公安局負責人手上。報告說,自2003年3月份以來,庫爾勒—鄯善輸油管線多次在夜間2點以后發生壓力波動,懷疑是有人在打孔盜油。由于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極其隱蔽狡詐,直到2003年10月2日,沿線巡查人員才在鄯善縣境內的446井樁+1600米處,發現一處管線保護層被挖開,管線被打孔安裝了盜油閥門。隨后,巡查人員又在輪庫、庫鄯輸油管線上陸續發現這樣的盜油點12處。
由于輸油管線多鋪設在荒無人煙的戈壁沙漠地帶,盜油分子往往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與巡查人員捉迷藏,讓人難以捕捉其行蹤。盡管管道巡查人員不斷加大巡查力度,但由于人太少而輸油管道線路又過長,因而不免顧此失彼。而盜油賊甚至對巡查人員進行暗中跟蹤,巡查人員開車出來巡線,盜油賊便躲藏起來;巡查車一開回宿營地,盜油賊就行動起來。他們白天在輸油管道周圍踩點,到晚上利用夜色作掩護,在選好的點上挖開輸油管道盜油。
這些盜油點造成的油氣停輸,還有為了封堵這些盜油點,給塔里木輸油氣分公司造成了數百萬元的經濟損失;管道被盜原油估計近千萬噸,給國家造成經濟損失上千萬元。報案單位請求塔里木公安局盡快偵破庫鄯輸油管道、輪庫輸油復線打孔盜油案件,保護國家財產不再遭受損失。
被盜原油賣給了小煉油廠
接到報案當晚,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從所掌握的線索入手,全力偵破此案。
通過現場勘查,民警發現作案者打孔和焊接技術熟練,結合現場查獲的自制的帶壓打孔工具分析,這種作案方式為東北、河北、山東等省油田周邊打孔盜油人員常用,在新疆少見。
圍繞著從輪南至庫爾勒、庫爾勒至鄯善兩條長長的輸油管線,專案組成員分成外圍調查、情報資料收集、法律文書整理等三個小組,多次前往吐魯番、烏魯木齊、庫車等地,展開深入細致的調查走訪。巧合的是,2003年11月18日,塔里木石油公安局刑警大隊接到群眾反映:庫爾勒市有一個姓馬的人在9月份左右曾在輪臺縣一帶推銷原油,稱所售原油要在托克遜縣庫米什鎮一帶交貨。該線索反映的交貨地點與案發地點相近,很可能是在管線上打孔盜竊的原油,馬某被迅速列為嫌疑人進行查控。11月26日,專案組又接到群眾反映:有個叫王某的和馬某在8月至9月間曾出售過原油,后來到煉油廠送油的是幾個山東人。另外,在9月至10月間,有幾個山東人也曾出售過原油,所用的送油車輛與王、馬二人使用的,均是一輛掛有山東牌照的油罐車。獲此線索后,專案組民警立即調取了王、馬等人出售給小煉油廠的原油化驗報告和送原油車輛過磅單。化驗結果顯示,原油密度與輸油管線內原油各項指標相符,根據過磅單得知,這伙人曾在一天凌晨的三個小時內連續送過兩車原油,裝油地點在庫米什鎮附近,與主要案發地相近。
與此同時,專案組還查獲了另一涉案人陳某所持有的儲蓄卡?ㄉ献2003年以來曾在新疆進賬118萬元。獲此線索后,專案組認為王、馬二人和陳某等山東籍人員有重大作案嫌疑,立即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并對自治區內涉案地州和山東相關地區展開摸底調查工作。
盜油實行“股份制市場運作”
在有關部門的配合下,犯罪嫌疑人王某在庫爾勒市區一家賓館門前被抓捕。通過突審,王某交代自己是山東德州市臨邑縣人,自2000年以來到新疆做生意,2003年8月,一個叫許某的臨邑老鄉打電話與其聯系,隨后和一個姓高的山東人到庫爾勒找他,稱其有老鄉在油田工作,可以將儲油罐內的原油偷盜出來,讓王幫其聯系銷路,并承諾給王好處費。王某隨后通過關系找到從伊犁地區來庫爾勒的無業人員馬某,兩人按許某的安排,入住到托克遜縣庫米仕鎮的一家小旅社。在那里,王見到了許某的另外五六個同伙,這些山東人開著從山東帶來的油罐車和桑塔納小轎車,分住在庫米什鎮幾個旅社內,晝伏夜出,經常在夜間12點以后出去,凌晨四五點左右拉回原油,然后讓王某他們去銷售。9月至10月間,王某一共為其銷售原油一百余噸,得好處費一萬余元。到11月中旬,許某告訴王某風聲太緊,要回山東,并讓其回庫爾勒。5天以前,許某還來電話稱,準備在過年時再來新疆,乘節日之際大干一場。王還交代出在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的兩名團伙成員。
今年1月11日夜,另一個犯罪嫌疑人馬某在去醫院途中被抓獲。馬做了與王相同的供述,同時供出高某真實身份———利津縣農民。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馬某還交代說,該盜油團伙曾商議成立“盜油(分贓)股份制公司”。盜油分贓實行“市場化運作”。該團伙在策劃作案時,根據購買交通、通信工具、路費和生活費等算出所需費用,由團伙主要成員分擔入股;對專門負責打孔的人員,算為技術股,不再交納現金股。作案所得贓款,由團伙主要成員根據入股份額進行分配,雇傭人員按作案次數付給“勞務費”。
該團伙主犯前往新疆時均辦理了假身份證、假駕駛證,他們用這些假證件在當地辦理手機號和信用卡。這伙人到達新疆后分散居住,作案選點偏僻,每次作案后都將現場沾有油跡的泥土鏟除運離,遇有風吹草動,立即撤離。回到山東后,一旦有成員聯系不上,則迅速通知所有成員立即藏匿或潛逃,這給抓捕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暴利誘惑遠赴西北狂盜油
2004年1月11日,專案組趕到山東德州,在當地警方密切配合下,在臨邑發現了許某的行蹤,順利將其抓捕歸案。就地突審許某,民警獲悉此案大部分犯罪嫌疑人正窩藏在濱州、東營一帶。
1月21日,農歷大年三十,抓捕小組悄悄趕到濱州。在濱州市公安局里,兩地公安民警研究確定好抓捕方案,采取巧妙辦法,悄沒聲息地將正在自己家中過年的高某抓獲歸案。經審訊得知,高某是濱州市某醫院總務科污水處理工人,1999年因替別人銷贓盜竊的原油,被當地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后被罰款處理。
但他并未有所收斂,而是將目光轉移到新疆塔里木油田的輸油管道上,多次糾集人前往新疆,實施了一系列的盜竊原油犯罪活動。
1月24日,正月初三,抓捕小組在濱州將正在一起謀劃新的犯罪行動的此案另外3名犯罪嫌疑人一舉抓獲。此時,“新疆來人追捕盜油分子”的信息很快傳開了,與此案有關的犯罪分子紛紛聞風而逃。
隨后,抓捕小組又轉戰淄博,在當地警方大力協助下,1月30日,此案又一犯罪嫌疑人于某落入法網;接著于2月11日又在那里抓到此案犯罪嫌疑人董某,至此,共有11名犯罪嫌疑人被抓捕歸案。與此同時,專案組在新疆也展開抓捕行動,先后抓捕犯罪嫌疑人7名。
現已初步查明,這些盜油分子先后共組成過6個盜油團伙,在輪南至鄯善間638公里長的輸油管線上瘋狂實施了多起打孔盜油犯罪活動。2002年上半年,團伙首犯于某就開始在山東糾集人,策劃到新疆輸油管線上打孔盜油。同年7月,于某帶領第一個犯罪團伙來到新疆,經過長達四個月的踩點準備后,2002年11月初至12月,在塔里木油田東河塘作業區輸油管線上先后打孔兩處,盜竊原油一百余噸,獲贓款十萬余元。
看到團伙成員對打孔技術不熟練這種狀況,于某年底時返回了山東,又在濱州、東營等地重新招兵買馬。經人介紹,于某與高某、許某等一些臭味相投者一拍即合,迅速形成新的犯罪團伙。春節期間,這個團伙再赴新疆,開始在庫鄯輸油管線上打孔盜油,期間因為分贓不均,該團伙分裂。于某等人紛紛回到山東,又重新組成6個團伙來到新疆,很快與當地利欲熏心的違法犯罪分子勾結到一起,形成盜油、運輸、銷贓一條龍。一時間,在庫鄯輸油管線上,同時有多個犯罪團伙作案,持續時間約一年之久,這些團伙共在管線上打孔7處,盜竊原油六百余噸。
盜油案件緣何頻頻發生
盜油刑事犯罪往往具有隱蔽性,不容易被發現。塔里木公安局負責人在偵破此案后指出,就新疆油田而言,由于區域跨度大,點多線長面廣,大多數輸油管線分布在人員稀少地帶,且無專門巡視防控人員和設施,對油田的儲油池和輸油管線等易受侵害對象,難以實施有效管護,致使大部分盜油犯罪不能被及時發現甚至不能發現,為犯罪分子作案提供了可乘之機。僅2003年一年,塔里木公安局破獲的43起盜油刑事案件中,就有93%的案件為隱案,如在此案前發生的5起打孔盜油破壞易燃易爆設備案件,均是因為造成原油泄漏后才被發現,“11·25”案件也是通過近一年的時間才被發現。
中國石油管道塔里木輸油氣分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為確保輸油安全,他們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抽調人員連續進行巡線,在要害部位蹲點守護,同時還在石油管道沿線大量散發宣傳材料,鼓勵廣大群眾及時舉報破壞、盜竊石油管道和油品的犯罪分子,并承諾向提供真實可靠線索的舉報者獎勵500元至1000元。這位負責人認為,非法土煉廠、小煉油廠的存在是導致盜油案件頻頻發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堅決徹底打擊非法土煉廠和小煉油廠,使這些盜油賊無處銷贓,有利于從根本上杜絕原油被盜案件的發生。
相關鏈接:
新疆塔里木油田油氣資源總量為123.4億噸,其中石油資源總量為60億噸,天然氣資源為8億立方米,占全國的四分之一。自1989年塔里木油田會戰以來,經過15年努力,已在新疆巴州、阿克蘇、和田、喀什等地探明24個大中型油氣田,塔里木油田因此成為西氣東輸的主資源地。1997年6月30日,塔里木油田輪庫(輪南油田—庫爾勒)、庫鄯(庫爾勒—鄯善)輸油管線全面建成,現日輸送原油15000噸以上,承擔塔里木油田95%以上的原油外輸任務。目前與庫鄯輸油管線伴行建設的西氣東輸管線庫爾勒—鄯善段已經建成,2005年1月1日,塔里木油田將實現向上海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