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大三學生白灝通過美國丹佛大學的合作機構UWP(Up-WithPeople)為期一個月的嚴格審核,成為該機構評選的今年全球百名優秀學生領袖之一,并獲得該機構提供的一萬美元的最高獎學金。從7月31日起,白灝預計將從北京出發,前往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八個國家的18個城市進行為期19周的
學習訪問。
在學生時代走上國際舞臺,是人才拓展國際化視野的機會,也是其日后成為國際化人才的一條捷徑。在校大學生中,很多人有開闊眼界、與國際接軌的愿望,卻苦于沒有白灝那樣的機會。學生時代如何獲得更多的走上國際舞臺的機會呢?記者通過采訪和了解,歸結出以下四條獲得走上國際舞臺機會的途徑。
■途徑一:參與學生交換、交流項目
國內絕大多數的正規大學都有與國外高校交流的項目,雙方可能還會定期組織一些學生交換、交流的活動。爭取這樣的機會去海外,結識一些海外的朋友,通過他們可以獲得一些國內無法獲得的資訊,對于優秀的學生來講在其中可能就隱藏著走上國際舞臺的機會。
案例:白灝在去年代表北京外國語大學同來自北京語言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郵電大學的其他13名同學一起參加了教育部組織的“中國—新加坡首屆大學生交流項目”。在新加坡的兩個星期,他除了參加事先安排好的參觀訪問和聽取報告之外,還交了不少在新加坡高校讀書的朋友,其中的一個就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學生會主席魯賓(Reuben)。
回國之后,白灝一直通過網絡和這些新加坡的好朋友保持著聯系。一次魯賓告訴他,美國丹佛大學的合作機構UWP在征集今年的全球百名優秀學生領袖參選報名者。魯賓已經向組委會推薦了白灝,很快白灝也收到了該機構寄來的報名表和參選表格。寄出按要求填好的表格、準備好三位師長的推薦信的一個多月后,白灝得到了自己當選的消息。
點評:很顯然,白灝幾乎是不可能在沒有魯賓告知的情況下得到這個機構和這次評選的信息的。白灝告訴記者,平時除了學習和參與校內外的社會工作或實踐,在網絡上或現實中與熟悉或者陌生的人交流是他的一大愛好。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朋友在交流中會給他帶來很多資訊和信息。
■途徑二:利用機會結交國際知名人士
在高校中,有少數學生有機會接觸到一些國際知名的杰出人物并與之交流,這樣天長日久,杰出人物的觀點和視野會影響到這些學生,使其思維和看待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在國際舞臺上一舉成名也就不在話下了。
案例: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全球資訊榜》主持人芮成鋼在外交學院主修國際經濟專業期間,負責接待來校訪問的各國政要并與之對話座談。他曾與當時的美國眾議院議長金里奇、烏克蘭總統庫其馬、聯合國秘書長加利、韓國總統金大中、以色列總理佩雷斯、法國總理諾斯潘等進行過激烈的對話與討論。他說,他的能力很有限,也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完全領會這些大師的智慧和閱歷,但和他們交流,他總能學到一點東西,從看他們衣飾的搭配、待人處世的作派、內在思想的考量與智慧的閃光,從每個人身上哪怕只能捕捉到一點,加起來就會豐富自己的人生,使他變成一個精神上更富有的人。
點評:芮成鋼的經歷并不是每個大學生都能有的,但他走過的道路至少說明了厚積薄發對于走上國際舞臺的重要性。此外他希望通過本刊告訴大學生,外國人在與中國人交流的時候,所感興趣的其實是這個中國人背后的偉大國家和厚重歷史,所以在學生時代應該花大力氣把自己國家的事“整明白”,而不要為了使自己“國際化”而將注意力完全放在“國外”。
■途徑三:參加國際志愿者項目
作為一名國際志愿者赴國外進行志愿服務也是在校大學生與國際接軌、走向國際舞臺的一條途徑。如果經常通過報刊、電視或網絡關注各地的正規志愿服務組織的話,在校大學生會獲得一些赴國外進行志愿服務的信息。
案例:去年,國家漢辦在派遣國際漢語教師中國志愿者工作上做了一些嘗試,根據菲律賓和泰國的需求,通過福建師范大學和云南師范大學分別派遣了19名和23名志愿者赴菲律賓和泰國從事漢語教學,在當地引起了巨大反響。志愿者以其出色的表現,給菲、泰兩國教育行政機構和接受志愿者的學校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提醒:從目前情況來看,多數志愿者項目都是面向文教、衛生等在職專業人士的,面向在校大學生參加的項目并不多。報名參加國際志愿者服務項目之前,一定要首先確認發布信息的組織是合法的志愿服務組織,以免上當受騙。此外,參加此類活動通常都應先端正思想,明確志愿服務豐富人生閱歷、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為需要幫助的國家和地區進行服務的目的,切不可將國際志愿服務活動作為拉關系、找“出路”的跳板。
■途徑四:代表校內學生社團參加國際大賽
不少大學生在學習之余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所在參加各類相關的學生社團,高校中有影響的學生社團也會有代表我國參加相關領域國際大賽的機會。
案例:北京工業大學大三女生劉天煜受父親影響從小學習鋼琴和樂理,進入大學后參加了北京市委、北京市教育工委、團市委和市教委共同指定為“北京市大學生合唱團”的北京工業大學合唱團。2002年7月,她隨校合唱團赴西班牙參加第48屆哈巴涅拉國際合唱比賽,獲哈巴涅拉組第二名。這是中國人參加世界級合唱比賽獲得的首個專業組第二名。
點評:如果沒有對藝術的熱愛和一定的音樂基礎,劉天煜是很難耐得住枯燥練習的寂寞的。所以選擇社團時,一定拋棄功利的目的,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學生社團并全心投入,這樣才能有代表學校、所在城市乃至國家參加國際大賽的水平和機會。
特約編輯:哲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