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報訊
前天,省政九屆二次會議上的一份提案引起了我省建設、物價、旅游、財政、文化等部門的高度關注。這份“關于提高兒童免票和半票標準的建議”的提案建議修改目前兒童免票線限定身高1.0米的標準。來自這些部門的人士對這份提案進行了熱烈的討論。盡管討論沒有作出最后的定論,但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兒童身
高“免票線”將會發生變化。
現行免票標準不合時宜
記者看到,這份由毛愫璜、祝美華、毛雪非、趙玲、陳建華等政協委員提交的提案認為:自1982年至1992年的10年間,我國城市學齡兒童(少年)的身高男性平均增加了1.8—6.2厘米,女性平均增加了0.6—4.9厘米。提案認為,針對目前我國兒童身高普遍升高的現象,建議對目前的免費(或半價)標準作適當的修改,讓廣大兒童享受真正的優惠。
毛愫璜委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設立“免票線”是對兒童權益的一種社會保護,必須保障相對公平。現實中,因為孩子身高享受不到優惠搞得不愉快的事很多,這對孩子本身就是一種傷害,也不符合社會發展的實際,所以建議修改10年前的標準。
據了解,在兒童標準的認識上,無論是醫學界還是法學界,都是根據年齡而不是身高來定義兒童,但因為現實活動中的操作性,我國采用了身高作為衡量兒童的標準。
哪個作標準成難題
在討論會上,與會人員一致認為身高1米作為“免票線”確已不符合實際,但究竟是以年齡還是身高作標準成為一道難題。
參加討論會的省物價局辦公室韓副主任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兒童購票身高線沒有法律定義,現在的標準只是傳統做法的延續。“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孩子身高普遍提高了,這條線確實不合理。”
省旅游局辦公室的徐主任也認為,定身高線的目的是給兒童一些特殊照顧。“把身高作為一個絕對的標準,個矮的就沾光,個高的就吃虧,有失公平。”徐主任坦承,用身高作為標準是個沒有辦法的辦法。
與會代表認為,以年齡為標準是最合適的。但是,現實操作性不強。比如,很少有人會帶上戶口本逛公園、乘公共汽車,即使帶了,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
定免票線還要經過協商
“兒童購票身高線在我國并不統一,各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規定。”省文化廳的杜曉燕說,“兒童購票身高線具體定到多少合適,要經過相關利益人的充分協商討論后才能決定。”杜認為,定兒童購票身高線雖然是個小事,但是這里面體現了政治文明和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提出一個既合理又切實可行的方案,提高‘免票線’,才能讓廣大兒童享受真正的優惠,為廣大家長帶來真正的實惠。”
據了解,有關標準將在深入討認后作出,但以地方法規頒布還是以文件的形式規范將視情而定。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針對制定兒童免票線的依據,凡是涉及到的交通、城建、文化等部門紛紛表示,一旦接到通知,他們將認真執行。(記者 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