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7月19日電 7月16日以來,黃淮之間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和特大暴雨,淮河流域受持續幾天普降暴雨的影響,目前干流水位正在上漲,淮河南岸支流的洪峰已超過警戒水位,且目前水勢仍在上漲,北岸支流的洪峰因及時分洪目前已經逐漸回落。 這是記者19日從國
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得到的消息。據介紹,從18到19日,我國西南、黃淮、江漢平原及東北的部分地區再次出現了大到暴雨,武漢在24小時內降雨量達到128毫米,廣西都安則出現了253毫米的特大暴雨。山東臨沂、廣西靈山等地還遭受了龍卷風襲擊,當地大量房屋和大片林果受損。 此外,洞庭湖水系沅江桃源水文站受五強溪水庫加大放流影響,19日5時水位漲至43.47米,超過警戒水位42.50米0.97米,相應流量19300立方米每秒。云南境內國際河流怒江、龍川江和大盈江發生超警洪水,其中怒江道街壩水文站(云南保山)18日21時洪峰水位671.55米,超過警戒水位668.99米2.56米,為1956年建站以來第三位洪水。 中央氣象臺最新監測顯示,未來兩天,西南地區東部、漢水流域、黃淮大部、廣西以及東北地區等地仍將有大到暴雨,局部地區大暴雨。 目前全國正值主汛期,流域性洪水和局部強降雨、臺風暴潮、山洪災害等隨時可能發生。國家防總要求各地要顧全大局、團結抗洪,嚴格執行防汛調度命令。各級防汛抗旱指揮部要從全局的高度,全面考慮,果斷決策,統一指揮,科學調度。要根據防汛形勢的發展變化,有計劃、有步驟地按照批準的防洪預案和汛情、工情等,科學調度,充分發揮防洪工程的作用,確保重點地區和重要交通鐵路干線的安全,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損失。 國家防辦負責人特別指出,當前各地要始終把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防汛抗洪工作的首位,制定并落實群眾安全轉移預案。各級政府要組織有關部門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確保災民有飯吃、有水喝、有住處、有病能醫,確保不出現疫病流行,保障社會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