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東京7月20日電
7月20日,日本《朝日新聞》發表了題為《小泉外交忘了中國?》的社論,對中日兩國政治關系停滯不前的現狀表示擔心,并希望小泉能積極主動地推動中日政治關系向前發展。
社論稱,21日小泉將訪問韓國,并同盧武鉉總統進行會談
。日韓關系不斷深化,日中關系則著實令人擔心。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經濟上,缺少中國的參與,亞洲就無法真正發揮活力。繼1998年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訪日、2001年日本首相小泉訪華之后,日中兩國的首腦互訪就陷入了停頓狀態。
社論強調,與冷淡的外交關系相反,日中經濟關系卻在不斷擴大。“政冷經熱”已成為當前日中關系的整體概括。但是,經濟關系的迅速發展并不表示首腦交流就無足輕重。“政冷”的原因是由于小泉參拜靖國神社,雖然小泉每次參拜時都說“早晚會得到理解”,但經過如此長時間之后日中關系仍沒有任何變化的跡象,而且也看不到政府意欲改變現狀的努力。如能實現首腦間對話,許多問題就可能被合理解決。例如在東海油田開發問題上,通過首腦會談,就可能避免沖突而實現共同開發;在伴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而產生的環境問題及替代能源開發問題上,日本則可進行必要的技術協助;而北京至上海間的高速鐵路是否導入新干線,也可能會有所進展;此外,日中韓的合力還可以在朝鮮問題上有所作為,加速核問題和人質問題的盡早解決。
社論還稱,日中間的“政治冷淡”,影響到的不僅僅是兩國間關系,而且,東南亞聯盟諸國也已開始對“無法同中國進行政治對話”的日本是否具有地區領導力而產生了質疑。
社論最后指出,日本歷任首相都努力維持同中國的友好關系。1989年之后,首位訪問中國的西方發達國家領導人正是日本首相海部俊樹,最早表示支持中國加入WTO的也是日本。希望小泉能站在亞洲外交的廣闊視野上,從正面推進日中兩國關系。裴軍
責任編輯:屠筱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