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割據的進口車市場在幾經市場洗禮后,終于呈現出清晰態勢。德日韓分別占據了進口車市場的高、中、低檔份額。后來居上的韓國車成為市場黑馬,雖然其平均單價僅為0.9萬美元,但上半年其進口車卻達到17212輛,增幅58.5%。
進口車市場上演“三國演義”
對上半年進口車國
別結構做總結,一言以蔽之,德日韓系分別瓜分高中低市場。其中,后發制人的韓國車大爆業界冷門,其市場占有率遠超競爭對手。
“進口金額增長幅度大大超于汽車總量增幅,表明進口車越來越高檔化,這是一個大趨勢,但卻出現一個另類現象”,中國進口汽車貿易中心副總經理丁宏祥介紹,目前,能進口上萬輛規模的只有三個國家,德國、日本和韓國,這三個國家分別是高檔、中高檔和中低檔市場最具競爭力的派系,尤其是韓國,其平均單價僅為0.9萬美元,但增長卻相當明顯,上半年進口達到17212輛,增幅58.5%,大大超過了他們的預料,成為進口車市場名副其實的“黑馬”,按照目前形勢,估計下半年還會有所上升。
與此同時,其他進口上千輛規模的也僅為美國2319輛,捷克2102輛,瑞典1804輛和英國1184輛。
低價位新款車受追捧
對名不見經傳的韓國車的異乎尋常表現,丁宏祥談了他的看法。
他認為,目前進口車選型的方向主要是高檔化、高檔次、高排量和高價位,同時又追求個性化和差別化,但高昂的價格無形中將許多喜受進口車的消費者攔在了門外,韓國車恰好彌補了這個不足,本身不高的售價,加上現在進口車市場的整體價格縮水,消費者完全用可能接受的價格買到心儀的車,如跑車酷派,目前售價是22.5萬元,去年的價格是28萬元。
高端市場容量有限,經銷商都擠在一個獨木橋上,只能加劇自身經營風險。
韓國車稱得上是另辟蹊徑的典范
據統計,上半年進口的1.5L排量車型中,德國車僅有1輛,日本車11輛,韓國車卻達4952輛,而從單價來看也有相當的競爭力,其0.42萬美元/輛的進口價格遠低于日本的2.15萬美元和德國的1.92萬美元。1.5L-2.5L排量中,韓國車幾乎與德系、日系平分秋色,其7597的總進口量與德國7793輛和日本的7454輛基本持平。而單價1萬美元還不及上述兩國2.16萬美元和2.17萬美元的一半,韓國車為何走俏,原因一目了然了。
下半年進口車增幅將負增長
今年前5個月,進口汽車總量為77863輛,比去年同期增長7.5%,進口金額為24.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3.2%。其中,轎車進口52137輛,較同期增長28.2%,越野車進口13197輛,同期減少35。
“隨著國產車競爭力的提高和部分車型國產化,進口車的優勢被大大削弱,進口車的格局、進口總量以及車型結構、國別結構正在發生巨大變化,變化速度遠遠超過我們的預期”,面對進口車市場的千變萬化,丁宏祥感慨地說。
他介紹,明年許可證取消,下半年成為進口車的特殊時期,在今年上半年匯率變動不大且進口車數量相對寬松的情況下,進口車市場溫和增長。但下半年增速可能會出現下降,最好情況也只是維持現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