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28日電(記者 邱紅杰)廣電總局、文化部、教育部等六部門近日聯合發出通知,對進一步做好少年兒童電影工作提出了多項要求,并且給全國中小學生推薦了100部優秀電影。希望借電影“獨有的打動人心的力量”,來陶冶少年兒童心靈、培養少年兒童健康人格。
正如六部門的通知中所說的那樣,“電影是一門容文學、戲劇、音樂、繪畫、攝影等多種藝術門類的綜合藝術,優秀的電影以其生動、直觀、感染力強等特點,為少年兒童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所以,記者同樣認為“運用優秀影片加強對少年兒童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素質教育和美育教育,對于幫助廣大中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促進他們身心健康成長和樹立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全國上下都在關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之際,百部電影來得正是時候。
但也正是因為在這個時候,在聲勢浩大的商業大制作《十面埋伏》熱浪未減時,集一百部電影之力還是讓人感到少兒電影有些孤苦零仃。對很多人來說,在這百部影片中,除了少數的十幾部真正看過外,其他的一些竟不知何時公演過,甚至連片名也聞所未聞。對為數不少的觀眾而言,大量精心制作的少兒電影實際上是勞而無功。這當然不能怪罪于電影本身的水平不高,畢竟這些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優秀電影。
從這個意義上說,百部電影折射出我國少年兒童電影還缺乏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一部制作精良的少兒電影也有可能黯然無聲。此時,百部電影的推出是一個好時機,有關的部門不妨借此演練一下少兒電影的發行放映,雖不奢望能產生某些商業大片那樣的影響,也有望能形成一個少兒電影宣傳高潮,并為以后開拓少兒電影市場積累經驗。
如果考慮到這個百部電影的名單,是最近幾年間電影的一個集合,而且其中至少有一半并非專門針對少年兒童拍攝的,就不難發現實際上每年少兒電影的數量是相當缺乏的。百部電影的名單其實反映著近年來少兒電影多年來處于低谷的處境。
處于低谷的原因多種多樣,擺脫窘境努力則更為重要。此時,如何更新觀念,創新機制,探索少年兒童電影發展新思路,是少兒電影面臨的首要課題。少年兒童電影是電影中的特類,它具有公益性的文化事業性質,要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但在當前條件下,大力發展少年兒童電影又要兼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規律。面對少年兒童多種多樣的精神需求,政府政策扶持如何與企業市場運作結合也成為一門學問。
在聽到六部門向全國中小學生推薦影片的消息后,就有人問記者:到哪里能看到這些電影?花不花錢?這些問題說明,推薦電影和少年兒童真正看到電影還有一段距離。當一個部門精心地完成了推薦工作之后,實際上需要更多的部門做更多的工作才能真正把電影展現在少年兒童面前。而當前,針對少年兒童電影的發行放映機制的不完善,可能會使一件好事打上折扣。不過,如果涉及到的眾多部門真正愿意踏踏實實地做些工作的話,倒也有可能借這百部影片探索出諸如少年兒童電影院線這樣的新渠道。
此外,在記者看來,這百部影片也不應當是固定的,在放映的過程中也不妨聽聽少年兒童觀眾的意見,不斷地調整補充,剔除不太適合少年兒童觀看的,不斷增加人們喜聞樂見的新片。在放映時,也要區分少年兒童的年齡層次,針對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有的放矢。
給少年兒童送上百部電影,看起來是件挺簡單的事,但仔細想起來,要做的事情還真挺多。
特約編輯:哲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