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教師教育工作的總體目標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教育部中心工作,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積極推進教師教育創新,大力推進“全國教師教育網絡聯盟計劃”,加強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構建開放靈活的教師教育體系,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師教育。
一、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創教師教育工作新局面
1、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教師教育改革發展。深入研究新時期教師教育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任務,研究確定新時期教師教育改革發展的大方向、總目標和關鍵性舉措,緊緊抓住教師教育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不失時機地推進教師教育制度、體系、模式、方法途徑和技術手段創新,實現新時期教師教育的戰略性轉變和跨越式發展。
2、進一步加強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教育。貫徹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會議精神,以弘揚民族精神和高尚師德為主旋律,強化師德觀念,改革和加強師德教育。形成以教育為基礎,以制度建設為核心,以考核評估為手段,與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相結合的師德教育工作機制,大力提高教師隊伍師德水平。
3、進一步加強教師教育宣傳工作。大力宣傳教師教育事業在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中的重要意義和特殊地位;宣傳教師教育的歷史性成就和重要經驗;宣傳新時期教師教育的先進理念和發展方向;宣傳教師教育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大政方針,努力營造促進教師教育創新發展的社會氛圍。
二、籌備召開全國教師教育工作會議,積極推進教師教育改革發展
4、繼續抓緊調查研究。深入研究國際教師教育發展規律,研究我國教師教育的歷史經驗、當前形勢和發展方向,發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準備高素質教師》藍皮書,為教師教育改革發展提供決策依據。召開2004年度工作會議。
5、研究教師教育改革發展的整體思路和大政方針。起草并頒發《新時期教師教育改革發展綱要》等重要文件,確定新時期教師教育改革發展戰略,部署新時期教師教育工作。
6、研究草擬《教師教育條例》。制定《教師教育機構資質認證標準》《教師教育課程標準》《教師教育質量評估標準》。形成中國特色的教師教育標準體系和評價體系,建立教師教育監管制度。
7、研究布署教師教育體制體系、培養模式和教育教學改革試點。總結推廣全國各地教師教育創新發展的新鮮經驗。
三、大力推進“全國教師教育網絡聯盟計劃”,大力加強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
8、下發關于加速推進全國教師教育網絡聯盟計劃的指導意見。加快教師網聯遠程教育平臺建設;完善教師網聯運行機制,促進學分互認、課程互選,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做好教師網聯學歷教育聯合招生;加強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對于教師培訓的統籌和支持力度,并逐步擴大教師網聯,加強教師網聯與各地教育部門、地方師范院校和教師培訓機構的聯系,促進天、地、人網有機結合;實施“區域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建設計劃”,促進教師網聯學習服務體系的建設。
9、在全國教師網聯計劃的框架下,啟動實施“中小學教師培訓五年計劃”。充分利用全國教師網聯的平臺優勢,實施以“新理念、新課程、新知識、新技術”為重點的新一輪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組織實施優秀教師高層次研修、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 促進和指導骨干教師省級培訓和地(市)級培訓。大力推進中小學教師學歷學位提升培訓,盡快提高教師隊伍整體學歷水平。
10、全面推進基礎教育新課程師資培訓。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基礎教育新課程師資培訓工作的指導性意見。按照“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對進入實施新課程的教師進行不低于40學時的全員崗前培訓。組織實施高中新課程實驗區教育管理者、校長、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實施高中新課程省級骨干培訓者國家級培訓。繼續組織師范院校教學管理者、學科教學論教師新課程國家級研修。
11、加強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建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標準和考試認證體系,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和考試認證計劃。啟動實施與英特爾公司合作的“英特爾未來教育”新的教師培訓項目、與微軟(中國)公司合作的信息技術教師培訓等項目。積極尋求新的合作項目,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培訓教師。
四、積極推進教師教育創新,全面提高教師教育質量
12、進一步推進師范院校布局結構調整。整合優化教師教育資源,逐步將教師教育納入高等教育體系;鼓勵具備資質條件的非師范院校特別是高水平綜合大學參與教師教育,促進教師教育多元化;構建以師范大學和其他高水平大學為先導,專科、本科、研究生三個層次協調發展,職前職后教育相互溝通,學歷與非學歷教育并舉,促進教師終身學習和專業發展的現代教師教育體系。
13、實施“國家級教師教育基地建設計劃”。在有條件的師范大學和舉辦教師教育的高校試行建立“國家級教師教育基地”(大學教育學院),促進教師教育制度創新和培養模式創新,促進教師教育一體化。探索提高教師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和機制。
14、實施“教師教育課程與資源建設計劃”。下發“教師教育課程與教學改革指導意見”,組織開發教師教育類課程教材;加速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課程教材資源建設;組織引進國外教師教育先進教材;組織開展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征集評選,對優秀課程資源國家給予獎勵支持,發布優質資源信息。
15、認真做好高等師范學校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工作,推進高師本科院校學校建設、教學管理和教學改革,提高教師教育質量和水平。
五、努力創設促進教師教育的政策環境,大力支持西部教師隊伍建設
16、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有效可行的政策措施,鼓勵優秀高中畢業生報考教師教育專業;鼓勵優秀師范生到農村中小學任教;鼓勵師范大學和其他綜合大學本科畢業生到中小學任教。
17、繼續加強對西部貧困地區骨干教師培訓的支持力度,實施西部農村新課程教師培訓資源(光盤)援助計劃。
18、繼續組織實施部屬師范大學和內地教育學院對口支援新疆師范院校計劃。組織實施內地高水平大學對口支援西部高師院校計劃。
19、繼續與中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實施教師培訓項目,為西部50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培訓骨干教師。
六、建設學習型司局,形成創新團隊
20、以建設學習型司局為團隊目標,倡導良好司風,加強隊伍建設。堅持轉變政府職能,轉變工作方法,改進工作作風,強化服務意識;堅持加強司局自身的政治思想建設和廉政建設,不斷提升公務員隊伍素質;堅持以人為本,形成學習上進、開拓創新、求真務實的良好氛圍,創建鼓勵干事業和干成事業的工作環境。努力實現事業與人同步發展,全面提高工作水平,開創師范司工作新局面,為教師教育事業作出新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