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小”李鵬(李世俊 攝) |
 |
“貨郎爺爺”龔魯陽(李世俊
攝) |
晚報訊
10天前建組的我市迎接抗戰(zhàn)勝利60周年大戲《二小放牛郎》,在外請導(dǎo)演王佳納、作曲肖白及編舞等人碰頭磨合后,近日已有了一個大的編排框架。
昨日記者9時趕到市話劇院,看到排練廳里一幫小演員早已換好服裝開始伸胳膀伸腿地舞起來。“二小”正 著鼻子念臺詞,演“日本鬼子”的滕飛不停冒著汗。編劇代路說,這倆小子都得了熱感冒,最近大家為了能夠讓這臺戲在下個月如期與島城觀眾見面,都卯足了勁加班加點排練呢。
代路介紹說,“二小”建組以后,外請主創(chuàng)來青共同構(gòu)思了這部音樂兒童劇的舞臺風(fēng)格。30個人的歌隊,將是這出戲流動的布景,他們一會兒是舞臺上的玉米,一會兒是高粱,一會又是樹。他們將是表現(xiàn)“二小”心理的外化道具,也是舞臺的一種色彩和情緒。
至于大構(gòu)思,代路說正在一步步落實,關(guān)鍵就看兩位外請主演“二小”和“貨郎爺爺”的了。
“二小”李鵬:從“0”突破
為找一個能歌善舞的“二小”,市話劇院曾“踏破鐵鞋”走出青島,最后卻是“龍生本地”,在市歌舞劇院找到了23歲的李鵬。李鵬有一張“娃娃臉”和一雙挺會眼睛的眼睛。當(dāng)然還有他的靈氣,讓“二小”的主創(chuàng)們定下了他。
昨天,李鵬對記者說,舞蹈演員出身的他,要在舞臺唱出臺詞,還要淡化“亮相式”的上臺動作,的確挺不容易,但是話劇院派了專人給他輔導(dǎo),現(xiàn)在他的基本功已經(jīng)過關(guān)。23歲的自己演13歲的“二小”,“這是一個挑戰(zhàn)”,他希望到時候島城的觀眾會接受他。
“貨郎”龔魯陽:首次當(dāng)爺爺
龔魯陽的名字對島城人還比較陌生,但見了他的面,你會想,咦,在哪兒見過?
不錯,龔魯陽主持過島城許多大型晚會,有時,在電視劇里,他也露過臉。身為青島呂劇團(tuán)團(tuán)長的龔魯陽,多才多藝,既唱又舞難不倒他,但演“爺爺”,龔魯陽說還是第一次!拔10歲上戲校,戲唱了40年,都是小生,這次是第一次演音樂劇,又是第一次當(dāng)‘老生’!饼忯旉栠@幾天睡不好覺了,敬業(yè)的他天天琢磨怎么當(dāng)好這個“貨郎爺爺”呢。(王衍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