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鋼:“還得加上一條:不怕當反革命!” 鄧小平一怔:“為什么?” 吳鋼:“為此,我在北大荒當過反革命。就說來到 鞍鋼以后吧,提出批鄧伯伯那年,不僅剝奪了我上鋼 鐵學院的權利,而且還把我當成親日派小漢奸
進行 批斗。” 鄧小平嘆了口氣:“現在好了吧?” 吳鋼:“不好!我想去日本留學都不行。” 鄧小平:“是誰反對?” 牟記者急忙插話:“吳鋼,不要點人家的名了!” 吳鋼:“好!就是陪著鄧伯伯參觀的其中一個 人。” 鄧小平:“我幫你和他們講道理好不好?” 吳鋼:“那我就謝謝鄧伯伯了!”他站起身來, 像是宣誓似地說,“請鄧伯伯相信我:等我把日 本的技術偷了來,一定把我們國家的鋼鐵搞上 去!” 鄧小平聽后忍不住地笑了:“好一個偷了來 啊……” 一輛墨綠色的專列飛馳在華北大平原上。 化入專列車廂: 牟記者拿著筆和本,正在采訪鄧小平:“鄧副主 席,你在東北三省走了很多地方,最大的感受是什 么?” 鄧小平:“我們太窮了,太落后了,老實說對不起 人民。我們的人民太好了。外國人議論,中國人究竟 還能忍耐多久?很值得我們注意。我們的人民是好人 民,忍耐性已經夠了!” 牟記者:“您打算怎么辦呢?” 鄧小平:“我們必須發展生產力,改善人民生活 條件。你跟著我走了幾個地方,我一再講這個問題。 同時,還講要解放思想、開動腦筋,不要當懶漢,一切 要從實際出發。” 牟記者:“可是我們國家的現實卻恰恰相反。 鄧小平:“是的!我們過去是吃大鍋飯,管理水平、 生活水平都提不高,鼓勵懶漢,包括思想懶漢。一些 搞思想理論的同志人云亦云,不獨立思考。” 牟記者:“如何糾正呢?” 鄧小平:“從現在起,我們不能再搞平均主義,先 讓一部分人富裕起來! 鄧小平辦公室內日 鄧小平坐在桌前在審閱一份文件。有頃,他拿起 筆嚴肅地批示: “印發政治局各同志。我認為所說情況和意見都 重要,可轉請自治區參照酌情處理。鄧小平! 鄧小平放下筆,拿起電話:“請接胡耀邦同志!” 遠方顯現出胡耀邦接電話的畫面:“我是胡耀 邦,小平同志,你有什么指示嗎?” 鄧小平:“我委托烏蘭夫同志對內蒙古自治區的 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最近我收到了他寫的報告,他提 出的‘既要解決問題,又要穩定局勢’的方針是正確 的。” 胡耀邦:“需要我們做些什么呢?” 鄧小平:“一、要有步驟地徹底調整、充實內蒙古 黨政軍各級領導班子;二、要重申過去中央頒布的在 內蒙古多年實踐中證明行之有效的政策和農牧業生 產措施! 胡耀邦:“是!” 鄧小平:“另外,中央以五十五號文件轉發了你們 的報告《貫徹中央關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決定 的實施方案》。這項工作進展怎樣?” 胡耀邦:“我們正在大張旗鼓地做,重點是安置工 作。” 鄧小平:“安置工作是落實黨的政策的重要環節, 必須認真做好,務使需要安置的對象———包括退職退 休和喪失勞動能力生活無來源的人,都得到妥善安 置! 胡耀邦:“是!” 鄧小平掛上電話。 遠方胡耀邦接電話的畫面消失。 李秘書引陳云走進:“陳云同志到了! 鄧小平:“陳云同志,北京的秋季是很好的。我看, 你我還是到院子里談,好吧?” 陳云:“好。 鄧小平、陳云相繼走出。 一座清靜的庭院外日 鄧小平一邊吸煙一邊說:“我聽先念說,你對前一 階段國務院召開的務虛會有些意見?” 陳云:“是的!我們應當汲取歷史上的教訓,要按實 事求是的精神才能辦好事情。舉例說:出國考察的人 回來后吹風,上面也往下吹風,要引進多少億,要加快 速度。再舉個例子,可以向外國借貸,但一下子借那么 多,辦不到。” 鄧小平:“是!我們的同志剛剛從噩夢中醒 來,睜開眼睛一看,世界在這十多年中發生了巨大 的變化。換句話說,我們落后了,必須加快步伐追 趕。” 陳云:“但我們還必須清醒地知道:中國經濟騰飛 的起跑線不是歐美和日本,也不是亞洲的韓國和新加 坡,而是中國現有的經濟基礎! 鄧小平:“這我清楚。” 陳云:“可是在這次務虛會上,不僅沒有對經濟過 熱引起足夠的重視,反而在《十年規劃綱要》的基礎上 又加了碼! 鄧小平一邊抽煙一邊陷入沉思。 陳云:“大中型項目,由去年的1433個,猛增到 1723個,戰線拉得實在是太長了!” 鄧小平微微地點了點頭。 陳云:“說到農村經濟,問題就更大。再加上‘四 人幫’年年削資本主義尖,拔資本主義苗,不單單是 破壞了農村經濟,更嚴重的是社員沒有了生產積極 性! 鄧小平沉重地點了點頭。 陳云:“今年安徽夏秋之季,發生了百年不遇的大 旱,如果還僅僅是高喊幾句學大寨的口號,我相信公社 的土地會撂荒,社員會大批地外出逃荒! 鄧小平:“所以,中央要給萬里同志撐腰,推倒‘兩 個凡是’,為農村經濟松綁! 鄧小平家書房內夜 鄧小平手里拿著一份刊物在室內緩緩踱步,似在 思索,似在決斷。 有頃,他走到桌前,把手中的刊物往桌上一扔,特 寫: 《農業計酬必須緊密聯系產量》《新華社內參》 鄧小平點燃一支煙,一口接著一口地吸著。 電話鈴聲響了。 鄧小平拿起電話:“萬里同志,你可真難找啊!” 遠方顯現出萬里打電話的畫面。 萬里:“小平同志!我的工作崗位是受旱災最重的基 層社隊。如果不是您要我匯報有關情況,我現在還呆在 社員家里開會研究怎么辦呢!” 鄧小平:“先談談災情! 萬里:“全省大部分地區有八九個月沒有下雨,受 災農田六千多萬畝,有四百多萬人口的地區人畜用 水發生困難,一些農民不得不趕著牲口到外省逃 荒! 鄧小平:“看來,今年秋季基本上是絕收了?” 萬里:“更為嚴重的是,秋種———尤其是冬小麥等 農作物也難以進行! (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