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識是指人們對自身的認識。它是人的自覺性、自控力的前提,是人認識客觀事物的重要條件。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可運用點撥的方法,喚醒學生的自我意識,使學生產生符合自我角色的行為舉止。
一、喚醒學生的角色心理意識
一個人在不同的場合,就應該有相應的角色意識。環境變
了,角色也應隨之發生轉變。就學生而言,如果沒有這種角色轉換的意識,往往會因角色錯位而出現一些不協調的行為舉止。這時,就需要教師去喚醒學生的角色意識,使之約束自己的行為。如李某在早自習時,一邊看書,一邊吃口香糖。我找她談話,她卻說:“我在家里就這樣,邊看書邊吃口香糖!蔽艺f:“在家里這樣做無可厚非,因為你在那里的角色是一名家庭成員。但在自習課,你是學生。如果所有的學生在自習課與在家里的角色一樣,你設想一下,早自習將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景?”她想了一會兒,恍然大悟:“老師,我錯了,以后不會這樣了!
二、喚醒學生的責任意識
作為班集體的一員,在享受各種權力的同時,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然而有些學生卻常常意識不到這一點,這就需要班主任運用點撥的方法,喚醒他們的責任意識。班上有一位男生,他平時在家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衛生委員分配他搞衛生,他不屑一顧地說:“不會!”我找他談心:“有兩處地方,一處窗明幾凈,環境宜人,另一處垃圾成堆,臭氣熏天,你會選擇哪一處?”“那還用說?”“窗明幾凈的地方如果沒有人打掃,它自己會干凈嗎?”“不會。”“那老師今天為什么找你談話?”“老師,我明白了,今后你就看我的表現吧!”這以后,該生不僅主動要求值日,而且責任心也很強,得到了同學們的稱贊。
三、喚醒學生的自我價值意識
心理學研究表明,有時學生之所以犯錯,常常是由于缺乏正確的自我意識。對此,班主任絕不能采取諸如訓斥、壓制等簡單粗暴的方法,而應巧妙點撥,喚醒學生正確的自我意識,使學生在醒悟中擺正自己的角色。在此基礎上,還要善于點撥學生,喚醒他們實現自我價值的意識,激發他們的積極性。校運會前夕,我建議一位女同學參加女子1500米比賽。她卻委屈地說:“有這么多同學,為什么偏偏叫我參加這項比賽呢?”我語重心長地說:“我和同學們都知道你有較強的實力,這是大家對你的信任呀!”聽我這么說,她笑了。在校運會上,她果然不負眾望,拿了個第二名。(8月10日《科技導報》鄭穎霞/文)(完)
特約編輯 徐新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