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校不準按考試成績排隊,不準隨意增減課程門類、難度和課時。教育部已明確提出減負“五項不準”政策,以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同時,教育部門近期將對大中城市學生過重負擔情況進行專項督察。
據教育部部長周濟介紹,我國將加快課程、教材、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降低教材難度,鼓勵學生生
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教育部要求各地要堅持正確的政績觀和科學的評價觀,不準把升學率作為衡量學校辦學水平的惟一指標;堅持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一律實行免試就近入學,不準小學、初中招生舉行選拔考試;堅持認真執行國家課程計劃,不準隨意增減課程門類、難度和課時;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不準占用學生休息時間組織集體補課;堅持全面評價學生的發展,不準按考試成績排隊。
近期,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督導部門要重點對轄區內大中城市中小學生學習時間過長、家庭作業過多、休息時間不足、書包越背越重等情況進行重點檢查,同時每學期要對所屬各學校執行國家課程計劃和學生課業負擔情況檢查一到兩次,違反規定的要立即整改,對社會反響強烈、屢禁不止的地區和學校,將追究有關領導責任。
此外,教育部將繼續對全國中考試卷進行評估,努力糾正學業考試中出偏題、怪題的現象,為在全國范圍內推進中考改革做好準備。
2005年將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義務教育新課程,中小學校開設的國家課程,嚴禁使用未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的教材,更不得直接使用境外教材。對強迫或變相要求學生統一征訂和購買教輔材料的,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8月10日《華夏時報》原琳/文)(完)
特約編輯 徐新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