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匯豐銀行在北京宣布以“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名義,投資144.61億元人民幣買入交通銀行19.9%股權,這是迄今為止外資銀行入股我國商業銀行的最大一宗交易。
這是一個驚心動魄的財富故事。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匯豐也曾經叱咤上海金融界。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匯豐選擇交通銀行作為伙伴,在中國卷土重來。
過去幾天里,全亞洲金融界都在熱談此事,匯豐因入股交行成為中國銀行市場關注的焦點!哆h東經濟評論》記者霍華德·溫為此采訪了匯豐銀行主席艾爾敦。
■七十年后重返上海灘
記者:這一投資對匯豐有何重要意義?
艾爾敦:匯豐銀行是140年前從中國內地和香港起步的。從1865年公司成立到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盡管中國內地先后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但匯豐銀行的業務一直在強勁增長。在那以后的日子里,匯豐仍未放棄這一市場,重點轉為從事貿易融資這一專門業務,而其他傳統性銀行業務卻做得不多。
此次入股交通銀行為匯豐銀行創造了一個大張旗鼓重返中國內地市場的機會。
交通銀行在中國銀行業內的規模僅次于四大國有銀行,而其規模比第六大銀行要大得多。所以,入股交通銀行使匯豐銀行在中國內地擁有了一個分銷網絡,并獲得了在這一市場開展自己業務的能力。例如,匯豐在中國內地將擁有一個現成的信用卡客戶群。我認為入股交通銀行可能是匯豐得到的一次歷史性機遇。這是近年來外資銀行在中國的最大一筆投資。
當上世紀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匯豐銀行在華業務蓬勃發展的時候,經營網點曾遍布中國各地,而這一經營優勢已經喪失了很長時間。
一直以來匯豐銀行在上海已基本上沒有業務,不過它現在又大張旗鼓地重回故地了。
■交行獻上一張國內業務網絡圖
記者:為什么選擇交通銀行?
艾爾敦:這家銀行符合匯豐銀行為合作伙伴定下的標準,其業務規模也令匯豐感興趣,因為這家銀行看來還容易管理,它能為匯豐提供覆蓋整個中國內地的業務網絡。
記者:是誰先主動與對方接洽的?
艾爾敦:是一位投資銀行家首先建議我們與交通銀行合作的。
記者:你認為交通銀行的資產質量如何?
艾爾敦:匯豐現在擁有交通銀行19.9%的股份,并已完成了對交通銀行的盡職調查,因為股東們希望公司在進行這樣大規模的投資前做好這項工作。匯豐對盡職調查的結果感到滿意。
●財經熱點解讀
匯豐將派遣5至10人進駐交行
記者:匯豐對交通銀行的管理范圍有明確界定嗎?
艾爾敦:在這方面匯豐與交通銀行是有協議的,不過我在這里不便透露。協議對匯豐今后在業務方面能夠做什么作出了規定。
記者:匯豐能為交通銀行提供哪些幫助?你們將向這家銀行派遣多少人員?
艾爾敦:可能是5到10人,不過派去的人肯定不多。匯豐將在交通銀行的董事會占據兩個席位。匯豐還有權在交通銀行的管理高層占據一個職位,不過眼下匯豐還不打算這樣做。匯豐對向交通銀行提供審計、監管、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方面的幫助非常感興趣,并且已經準備這樣做。
記者:多年來人們一直擔心中國的銀行業有可能爆發危機,你以為如何?
艾爾敦:是否爆發危機要取決于風險的化解程度。
責任編輯:孫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