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新報刊登了“青春無瑕”網站發起半月即告艱難的情況,網站發起人之一趙雨萍及其同伴的努力深深打動了讀者。他們紛紛撥打新報熱線,支持并聲援趙雨萍及其同伴的行動。更有讀者表示,愿成為活動的加盟者,義務承擔起對網站的維護和管理任務。
星城讀者:愿提供網站維護、管理服務
“3個女孩太不容易,雖然相隔較遠,不能給予太多實際幫助,我們還是要說一聲:支持她們!”截至昨日下午5時,新報熱線已接到市民打來的支持和關注電話近百個,其中大多數是正處于青春期的大學生。
湖南師范大學中文系的曹敏表示,作為一名在校女大學生,“青春無瑕”網站剛一推出,就受到了她和同學們的關注。昨日閱讀了新報報道后,更堅定了她參與宣誓活動的決心。“我簽名不光是為了證明女大學生主體的純潔,還想證明我們在思考,思考這個時代的女大學生應該是什么樣子。”
而在了解到由于缺乏專業人士幫忙,網站管理現在陷入僵局的情況后,中南大學兩名計算機專業的大三學生主動表示,如果有可能,他們愿成為活動的加盟者,義務承擔起對網站的維護和管理任務,“以此作為對3個女孩的支持!”
專家評析:遇阻不應影響宣誓活動
“對‘性’這一敏感話題,有各種不同的聲音很正常。我認為,關鍵是3名女大學生的做法具有積極意義,應該受到鼓勵。”湖南師范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所長謝俊貴表示,目前社會正處于轉型期,傳統瓦解,新的東西尚未建立,人的思想紛繁復雜。另外,社會發展總的趨勢是自由,個人空間不斷增大,她們遇到阻力不足為怪。但從長遠角度來說,3名女生的做法的確具有積極意義,婚前性行為的危害顯而易見,不應該在社會上形成鼓勵風氣,一個網站的開設和一個宣誓簽名或許不能改變根本,但至少能夠提起人們的關注與警覺。
雨萍回應:我們會繼續開展宣誓活動
重壓下的趙雨萍在獲悉星城讀者的支持和鼓勵后,言語中已有了幾分開心。電話中她告訴記者,現在,自己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圖書館里,除了自學計算機方面的知識外,原本就讀于法學專業的她,還想多充充電,以后再遇到類似情況時,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無論怎樣,我衷心感謝新報和長沙讀者的支持!”雨萍說,她已和同伴商量好,無論怎樣艱難,大家都要相攜走下去,不僅“拒絕婚前性行為”的宣誓活動會繼續開展,她們今后還會組織一系列扶助貧困女大學生的活動。“有這么的關愛和支持,我們堅信風雨之后必然有陽光”。
新報首席記者 胡媛媛